人活着,就比什么都强,我们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你可不能去寻死啊!”福贵站在门外,拉着一脸落魄失魂的春生说出这句话。六年后,重看《活着》,多了份郑重的苍老,增添了许多沉重的思考。《活着》无疑是张艺谋最好的一部作品,这其中大部分功劳有人认为要归功于余华,但其实电影和小说有许多的不同,尤其是结局,电影最后是一家团圆,而小说最后却只留了福贵一个人活了下来,其他所有人都死光了。小说更残酷,而电影在这一点略显的给予了人些许的希望。
关于忘年交,关于青春,关于爱情,关于真诚。三十年的时间,你会习惯多少事情而又忘了当初那些感动。当天堂电影院倒塌的一瞬间,脑中残留的画面想起了阿尔弗雷多的那句话:当你在这里待久了,你会以为这里就是世界的中心,你要离开这里,因为对未来的信仰和憧憬。
看过市场发行版本的《天堂电影院》,觉得很有意思,又去找来导演剪辑版的。影片的后面加了一个和旧爱车震的片段,或许导演希望人生不要太多遗憾。我个人认为还是发行版更值得看。
我们每个人,都会幻想能够改变过去使目前的状态更好些,或者希望过另一种生活成为另一个人,这部电影反映的就是这种想法以及假如我们真这样做的结果。埃文不停的改变过去的选择,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完美的未来。可事实是——人类对自己的认识一度忘乎所以,以为自己就是上帝,而最终仍将认识到自然的种种限制,但正是这种限制,体现了生命的意义、抉择和努力的意义。《蝴蝶效应》
《大话西游》,因为曾经有人说看了100遍,也许还有《让子弹飞》。一个人反复看的电影,肯定是他认为没有完全理解的电影:电影从业者,会研究和学习其中的方法与技巧;电影圈子边的人,会解读和沉溺其中的高深与玄妙——有人寄生于原作之上,愚弄他人,像邪教布道者的手段一样,并获得崇拜与利益;相对的,更多人像邪教徒一样,被愚弄,被控制,却乐于牺牲,不能自拔。
最近几个月就有很多好看的电影 :X战警前传-金刚狼,新宿事件,真人版龙珠,蝴蝶效应3,拳霸2,疯狂的赛车,黑夜传说3,异形终结2,玩命快递4,冰河世纪3,等等,即将出来的也有相当期待的几部影片 :终结者4,风云2,机器侠,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异次元战神,变形金刚2,等等,···你要是喜欢经典的话,可以看看。
《牯岭街杀人事件》近四个小时的长片,五十年代台北群像。十四岁的张震,发力的杨德昌。成长编年史,黑暗中闪光。再回首,青春的轨迹依然明晰到深深嵌入地表,但那种鲜明和深刻是根本由不得人再走一遍。每一个时代都有各自的悲哀和伟大,卑微的人弯着脊背,聆听风雷,勇敢而纯洁的人拿身体和理想叩问苍天,从内部上升或陨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