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学了戏剧,你就一定要明白戏剧是一门“动”的艺术。不动那就是诗朗诵了,一定要动起来才好看。只有动了,才有静。所以观众看的就是舞台上的动静结合出的反差效果,不论是高兴还是悲哀,一定是这个反差效果最打动人。也就是我们说的点!到点了,到位了,戏就出来了。演员方面,小品教人的是寻找动作。一个人物都怎么塑造,靠语言还不够,观众更愿意看到的是你的行动,肢体创造出的。好的演员甚至不用一句话就让别人知道这是这个什么性格,什么年龄的人了。所以小品,小而精。短时间内教你塑造角色寻找动作。
从电影学院的导演教育来说,他们的表演课的练习大致有素质训练、观察动物人物、无言少言、单人障碍、双人交流、多人小品、文学作品改编、剧本片段、大戏,个人完整训练没经历过,只到剧本片段阶段。两个学校在这方面的训练目标、方法有相同也有不同的地方。目标相同是培养行动思维、形象思维,方法不同是电影学院的教育更像教表演,做一做知道怎么回事就得了,因为他们有更重要的视听课和拍作业。戏剧学院则完全依赖一个又一个小品练习,锻炼学生的舞台导演能力。学生对表演、舞台调度、空间、舞台节奏的认知更加扎实。
小品就相当于单场戏,其实就是从导演和表演的角度去构造戏剧情境,光学视听语言没学好“戏”的恶果,现在你不觉得有啥,因为你还不懂得怎样分辨“戏”的好坏,过几年你参与工作就知道问题大了,很多导演如果琢磨不透表演,剧本再好(这个前提已经很扯淡,我是打死不信完全不懂表演的人剧本能好到哪里去,自己不能演也至少得看明白表演是什么),镜头切换再花哨(不会结合表演和情景的分镜头怎么分都是屁),真懂戏的人一看都觉得难看。
小品能训练导演的地方,这些基本功练好了,你再拍短片什么的就驾轻就熟了。从单人小品开始,就开始训练调度这个导演很重要的基本功了,你如何充分利用空间,让你的故事加分,这个是导演非常重要的一个基本功训练。君不见我国很多电视剧,两人对话恨不得就一直不挪地方,虽然有方便拍摄的原因在,但是也不得不说很多国内导演在对空间利用上太缺乏想象力了。人物动起来,镜头自然就容易动起来,那么画面就不会显得那么单调。
小品教人的是怎么去组织动作。演员更多的是自身的要求,而导演更多的是正个舞台的呈现要求。舞台上那么多演员,怎么处理的井井有条,处理的高低起伏。在这,小品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方式。锻炼多了,能找到动静结合了,感受到反差效果了。就差不多达到小品教学的目的了。所以简而言之,就是教你怎么“动”。会动了,动出了点了,就跟“动”的艺术——话剧,差不离了。
从单人小品开始,就开始训练调度这个导演很重要的基本功了,你如何充分利用空间,让你的故事加分,这个是导演非常重要的一个基本功训练。君不见我国很多电视剧,两人对话恨不得就一直不挪地方,虽然有方便拍摄的原因在,但是也不得不说很多国内导演在对空间利用上太缺乏想象力了。人物动起来,镜头自然就容易动起来,那么画面就不会显得那么单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