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原因吧,怎么说呢,拍戏电影电视剧,都是需要很多镜头切换然后拍摄,有时候辛辛苦苦拍的戏因为很多原因又要重新补拍,声音和动作等原因。拍戏的时候导演一般只看大的方面,比如古装戏有没有车子入境,或者远处有没有人出现在画面里,一般情况下注意在演员身上比较少,脸上比较多。其次,之所以穿帮要么就是拍的跟要拍的内容不符或者出现现代化的东西,这些方面怎么说呢,就是道具师傅的责任了,很多道具师按部就班,很多东西无法买到,就自己买材料做,所以做出来的东西大多数不符合要求,注,某年红楼梦贾奶奶屋里出现唐代唐三彩。后大多数导演很忙,一部戏的灵魂就是导演,不可能时时盯着道具化妆方面,他关注的是戏的内容。
穿帮这个事情很常见了,不仅仅是在电视里,大制作的电影也会有穿帮镜头。一种是乱入型,就是不是这个场景的东西出现了。可能是工作人员,收音用的麦克风,多出来的道具乱放了之类的。在检查的时候没注意到。有的大制作电影后期可能看到了会特效消掉。电视剧那么多集可能就忽略了。还有一种就是戏没接上,比如造型换了,衣服颜色不一样。这种情况一般是一场戏隔了一段时间重新接着拍或者补拍,很多细节没有对上。所以一般认真的管道具或者服装的人都会拍照存底的。我也就偶尔看到了吐个槽,大部分时间还是表示理解。有时候那些穿帮的地方就是一个盲点,剪辑的时候一不注意就漏掉了。
因为大部分影视剧的受众根本不细看就不会注意到那些穿帮镜头,毕竟电影不是为了拍给影评人和玩大家来找茬的人看的,受众决定内容。还有一点上面人也说了,修改穿帮镜头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大部分属于吃力不讨好(增加工作负担,大部分受众又不太能感受到)的行为,而国内影视剧大多是冲着什么去的大家都明白,所以造成问题这个现象也就很自然了。(好的艺术品必然精益求精,问题是现在的影视剧有几个是当艺术品而不是商品去做的呢?商品是要冲着最大收益去的。)
造成穿帮的原因蛮多的,替身,演员有可能用替身,替身不知道原来是什么样的场景。剪辑,记得某电影上两个好姐妹一会儿A左B右,一会儿B左A右,一直换来换去的,其实她们俩就换了一次位置;还有一部剧男演员一会儿有眼镜一会儿没有。多条重拍或补拍,拍戏一段段拍,保不齐哪条不好有重拍或者补拍,如果不是立即重拍很有可能有位置不对什么的穿帮镜头。服化道穿帮那就没法说了,比如唐朝挂《沁园春·雪》。
绝大多数穿帮镜头都是失误所致,但也有一些是技术性的。早年看《大众电影》杂志,看到一个老演员的专题报道(可能是赵子岳),说他工作认真负责,除了演戏还操心别的事,比如两个演员说话,桌上有一杯水,拍第二个镜头之前,他会提醒道具组的人把杯子里的水倒掉一些,表示演员喝过了。他是想通过这些细节来提高真实感。但片子里并未出现演员喝水的镜头。
很多人看电影,真的看不到穿帮镜头。再就是剪辑往往连夜剪辑,一般剪辑师会根据演员的故事主线去剪辑,如果发现了,能修改就修改,修改不了的,不影响大面的剧情就算了。毕竟演员都是按时间来计算费用的,有时候没有合适的镜头,又不能再拉着明星再来一遍,而现场中,导演更注重的是演员的演技,只要没有特别明显的穿帮,导演一般也看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