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上讲,晚上和多愁善感之间并没有较大的关系,但由于夜晚的外界环境属性带有放松、安全的状态,所以这一时间段人的情绪会慢慢从白天嘈杂的环境中脱离出来。加上夜晚外界环境比较安静,人会在心理上给自己的身心放松下来,这时的人的潜意识中放松警惕,就会很容易想一些之前的事情,这时我们的所想是一种主动的提取记忆的过程。所以,这时我们会无意识地提取在现实生活中,不愿意提及、甚至是逃避的情感。所以由于记忆的带动,整个人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可能就会产生多愁善感的情绪。
下班后,由于没有规划,没有了压力,容易自我放任,随性而为,虽然没有人监管我们,但我们很难过自己这一关,毕竟我们都深知下班后的时间是我们与别人产生差距的时候,所以我们往往陷入心动而身不动的纠结,焦虑和苦闷中难以自拔,情绪也随之低落了。所以先动起来,然后规划好,坦然地面对自己。我们一起共勉。
我一直以来也是这样的,一到晚上就没有上班时候的积极,人很懈怠,很想改变这样的状况。清楚问题的缘由,会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分享一下我自己最近的思考。人为的把上班和生活割裂开来,所以容易呈现出来两种相反状态。对自己缺乏规划,上班有任务,有考核,我们只能迎难而上,遇到开路,遇水架桥,争取胜利。
从比较直白的角度来看,我们到了晚上,就会更加容易进入到一种“独处”的状态,就是在这种状态下,我们没白天那么多的事情需要应付和处理,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发呆,去愣住,思考一些白天不会考虑的问题,思绪万千的时候,自然也就容易胡思乱想,想些有的没的。
夜晚是一个特殊的时间,万籁俱寂,除去了白天的喧哗,本来满满的心仿佛一下子空了下来,这一种强烈的心理落差造成的失落感会使人感觉到悲伤和孤独。思绪会跑得很远,以前的记忆纷至沓来时,渐渐地会被这些情绪带动,人就变得尤为脆弱和多愁善感。
在忙了一整天之后,在夜晚疲惫的身躯以及过度负荷的大脑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扩散。在忙碌时被分散的注意力重新集中在此刻的所思所想,白天工作中获得的负面情绪也会不受控制地跑出来,所以在晚上情绪都涌了上来,就是我们说的多愁善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