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看过更好的画面时,大脑自己想象不到那个画面,所以并没有对比,以前看觉得特效很好是因为那个时候就是属于很好了啊。 但是现在大脑已经习惯高质量的画面之后,回不去了。记得以前看过一个片子讲电影刚刚发明的时候,拍摄了一辆迎面而来的火车。 把这个画面放给从来没看过电影的人,因为人们从来没在荧幕上看过会动的画面,所以当画面播到火车到镜头前的时候,所有的观众都四散逃走。
人才是不缺。但是顶级人才和公司全部去做国外的项目国内的项目有好几个弊端,制片方话语权太大,有时候导演和制作人员说了不算要按照制片放的来,其次,场务统筹安排不过来,明星的话语权也很大拍戏的时候要按照他的时间安排来,所以留给拍摄准备的时间太少,前期没筹备好,后期技术再强也补救不了画面太虚太假的情况。
很多好莱坞电影中国公司都有参与后期的,包括刚上映的复联3,那为什么中国拍不出特效大片?原因主要是没钱,漫威财大气粗,平均一个镜头好几万美元,光特效投资动不动就好几个亿美元,据传复联3总投资超过70亿人民币,所以要求也极严,每个镜头平均反馈几十次才能合格。
我觉得还是导演能力不够。我们国家的老牌知名导演都是从不用电脑特效的时代过来的,对于先进的电脑特效视觉的把握不见得能把控的住。而新进的导演在没有老一辈的导演的带领下,没有足够的电脑特效片的制作经历,投资人也不会放心把大把的钱交给这样的导演去试验。
其实我们国内的特效团队是不缺少技术的,但是缺少那个能把握特效质量的人。每个特效师做的效果肯定都是经过导演点头通过的才能算过。特效制作好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没有一个靠谱的把控都,特效怪异也不稀奇。
缺钱是一个方面,缺人才也是一个方面,人才包括导演编剧剧务统筹等等,如果导演不了解现代特效制作流程的话,就会出现前期只拍摄了正面,后期特效在场景中加入镜子,并在镜子里反映出背面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