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音乐差不多都是迪斯科风味的,节奏明快,清晰,舒缓的动感,旋律流畅,积极向上,充满活力,配器大多为电声,鼓点变化丰富,在重复的基础上又不乏随机的变化,比现在的流行音乐具有活力又富含寓意和想像力,是近代流行音乐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一页.香港飞时公司曾发行过一套<东方好莱坞明星舞会>专辑和一套<猛士>专辑,是最具代表意义的80年代流行音乐典范.而麦克.杰克逊则是当时最具影响力的流行音乐天皇!女星则如麦当娜等.他们的音乐和舞蹈,是当代流行乐坛的最直接的影响者.不妨找找他们的音乐听听,从中即能领会80年代流行音乐的风味了。
80年代的歌听得不多,确实很少作品会有让我有惊为天人的感觉,尽管那些老牌的音乐人确实很伟大。当今音乐和30年前相比,风格会更多样化,风格之间的融合也更好更新颖,编曲的套路也会更多更复杂。80年代录音技术还多用模拟电路设备,各种效果器的种类和优化都不如现在,而依托于数字音频技术的现代制作,可以创造出更多模拟电路无法产生的效果,同时也促进了录音混音技术的发展,现在的混音思路和以前的混音思路,肯定有很大的不同。与此同时,我们也丢掉了一些模拟设备制作所具有的特点,比如某些电路设计的特色,以及带来了耳熟能详的响度战争。
30年后的今天,在物质生活飞速发展,精神生活空前开放的年代,当我们再度回望邓丽君、朱逢博,她们的歌声表达的也不过是一个纯粹的女人,有着甜蜜温润的真本性而已。但是,在当时那个文化贫乏与情感封闭的年代,到处充斥的是宣言式的“高强硬响”的音乐与歌声。邓丽君、朱逢博之流这种婉转浅轻的抒情歌曲的悄然出现,模糊了政治立场,夸张了个人的情感,唤回了人们心中沉睡已久的温情与美好,让人们得以拥有了自由呼吸的空气与土壤。因而,以邓丽君为代表的抒情歌曲与歌声,自然地就成为那个特殊时代,代表人心禁锢得以解放的一个特殊符号。
设备,编曲思路,混音,欣赏品味都不同了,现在你做复古的,只能用其中某些元素,如果完全做到一样,恐怕不会有人听的,或者说,直接去听八十年代的曲子就好了。随便举个例子,现在的混音因为追求“好听”,混音上普遍响度比过去大很多,如果真的按照过去的响度混出来的一首歌,放在现在大响度横行的音乐市场上,大家只会觉得不好听。早期数字混响刚出现的时候,大家都喜欢追求大混响。而现在正常的流行歌中,如果还用那样的处理,听起来就是卡拉ok。还有很多东西决定了,即使做复古的东西也不能全部照搬。
每个年代的作曲风格不同,那个时候的鼓点也没现在这么多元化多变化,所谓的流行音乐就是这样。每个年代有每个年代的流行,就像以前就行阔腿裤,爆炸头,现在又是另一番审美,这种就叫流行音乐,不同于爵士,民谣,摇滚,电子,当然这些音乐也在随时代慢慢有新的编曲风格,但基本的节奏还是很明显的。
80年代与现在的审美完全不同。80年代的音乐几乎都是三和弦组成的,现在的流行音乐都会增加比较多的色彩音,80年代的音乐再和弦上不会有太多变化,比较死板!现在的流行音乐再和声方面都会偏向于使用高级和弦,以表达不同的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