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对某些疾病确有疗效。高血压患者听小提琴协奏曲,可使血压下降。临床实验研究证明,高血压病人听一首小提琴协奏曲后,血压可下降10~20毫米汞柱。临产的产妇听轻松静谧的音乐,有助于消除产妇紧张焦虑的情绪,因而有利于分娩。用音乐能代替药物麻醉,成功地进行拔牙手术。音乐治疗某些孤独症与抑郁症也取得了较好疗效。在养老院里老年人听优美的音乐,可以推迟大脑的衰老。
当听到雄壮激昂的进行曲时,受到激励和鼓舞,往往因之而热情奔放,斗志昂扬。而当听到雄浑悲壮的哀乐时,悲哀、怀念之情就会涌上心头。有的心理学家认为:“贝多芬的音乐使愁苦人快乐,胆怯者勇敢,轻浮者庄重。”其实,音乐对人的生理与心理的调解作用,早已被古代人所注意。我国古籍《礼记》已认识到音乐与人的心理活动的关系。
音乐能刺激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而其主要功能是调节人体的心跳、呼吸速率、神经传导、血压和内分泌。因此科学家们发现轻柔的音乐会使人体脑中的血液循环减慢;而活泼的音乐则会增加人体的血液流速。
音乐对人体能够产生镇静、镇痛、降压、安定、调整情绪等不同效能。有人曾经多次进行音乐对人体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研究表明,音乐能够显著地提高人体痛阈,证明音乐确有镇痛作用。
节奏感强的乐曲对情绪忧郁、活动较少的病人适宜;旋律优美的乐曲,对情绪焦虑、活动过多的病人适宜。 在进行音乐治疗时,还要注意考虑到患者的个性心理特点与音乐爱好程度等。
音乐对人的情绪能发生影响是音乐疗法治疗的重要依据之一。人的情绪与大脑皮层、丘脑下部、边缘系统有着密切联系。而边缘系统对调整人体内脏生理功能有着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