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时,十个人一个小组,三位老师面试。除了自我介绍,我们那组的考试内容是画分镜。老师随机给每个人出一个题目,比如“北方”,或者“北京人”。两分钟的准备时间,一张白纸,一支笔。准备完了就开始讲,你如何在十个镜头内拍完这个故事,围绕着老师给的题目。 我那一组里,有据说十年工作经验的副导演,有独立制片人,有一个看起来很老干部风格(45岁+)的体制内导演。他们的故事都很文艺,而且有长镜头,有动作声音等很多细致的描述。我拿到的题目是“北方”,我特别紧张,但还是强装镇定地用十个镜头讲完了一个故事。面试结束后一个月,我很幸运收到了录取通知书,而那天的十人小组里,只录取了我一个人。面试很关键,但并不是每年都考分镜。
我今年的表演生,考北电时很兴奋,人不算特别多因为它是分天考,我同学还过了今年的北电表演专业考试
电影学院上学的感觉应该不同于其他综合类大学(因为没上过别的大学),它很开放,包容,自由。我们常常拥有全国最长的假期,课程也可能是相对较少的,没有硬性的作业,更多的是一种启发和创作的教学。校园小到令人发指,不多给懒人提供了极大便利。去食堂甚至不用下楼,上课最多也只要步行五分钟。美女相比于总人口基数应该算相当多,而且不只表演系有美女。作为摄影系的学生就是在无尽的拍作业和帮别人拍作业中度过。最后回答学生应该还是有很厉害的,毕竟一年只招五百人。
周一固定的国产片放映,有一些电影其实是校内老师拍的,但拍得烂都会遭到学生的疯狂吐槽,绝对不会给面子。上课时看到好电影,经常有学生情不自禁地自发鼓掌,我说的是小教室,不是阶梯教室。至少在上学期间,大部分人对电影的爱是虔诚和真挚的,对电影大师们的崇拜不是因为地位和名声,而是技艺、深度和情感。时不时的国外名导演、编剧、摄影师之类的来讲座和交流,见偶像的机会比较多,国内明星来没用的,大家不稀罕。
同学给我的感觉就是大部分都很有追求,毕竟敢于妄想考进来,而且真的考进来的人,一年也就五百多个,全都不是平庸之辈。在这里“梦想终要被现实碾压”这种话没有市场,因为这儿的人全都是有实力实现梦想的人。与强者为伍,你也会感到自己能做更多的事情。还有,千万不能暴露自己的不自信,气场一定要拿出来,不然这的同学是真的完全不会客气,真的会把你看扁!
很爽,在备考过程中很充实,每天过得很充实,学习是很无聊的事情,但是当你学到知识的话有很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所以考研是很锻炼人的过程,一定要有一次考研的经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