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色”是初中物理课本就提到了的概念,也可以说声波可以画成二位坐标系上的波形图,或者说可以看做是【介质中的物质离中心位置的距离】关于【时间】的函数。通常的声波不一定是由单一频率的振动组成的,而是可以分解为一系列不同频率的正弦波的叠加,所以初中课本中所说的频率和振幅,通常都是指低频波段的正弦波的频率和振幅,而音色,就泛指不好描述的高频部分的特征了。同时科普一下可以直接看「不同乐器的音色不同」是指什么? - 音乐。那关于“声波可以看作是时间的函数”,那是在时域上对声信号的描述,实际上也可以通过变换来获得声信号在频域上的特征,或者频谱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后二者更便于理解频率和音色的概念。频域中不同频率成分的组合一般而言就是通常所说的“音色”,对乐音而言相当于基频以外的高次谐波,当然也有一些没有固定基频的声音(比如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当然我们听到的自然乐器、音响系统所发出的声音不仅仅只是一个基准频率,还有丰富的谐波,只发出基准音的是频谱仪。小提琴与钢琴发出同一个频率,其谐波的分布是不一样的,构成了音色的不同,音响器材也是同样的。比如胆机的偶次谐波成分较多,我们说音色暖,D类放大器奇次谐波较多,则音色偏冷,定义如此,非玄学,也非某些知友所言的音色冷暖无法定义。
音色指音的感觉特性.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调,振幅的大小决定声音的响度但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我们还是可以通过音色分辨不同发生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音色是声音的特色,根据不同的音色,即使在同一音高和同一声音强度的情况下,也能区分出是不同乐器或人声发出的.同样的音量和音配上不同的音色就好比同样色度和明度配上不同的色相的感觉一样.音色的不同取决于不同的泛音,每一种乐器、不同的人以及所有能发声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除了一个基音外,还有许多不同频率的泛音伴随,正是这些泛音决定了其不同的音色,使人能辨别出是不同的乐器甚至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每一个人即使说话也有不同的音色,因此可以根据其声音辨别出是不同的人.
音色又称音品,是听觉感到的声音的特色。纯音不存在音色问题,复音才有音色的不同。音色主要决定于声音的频谱,即基音和各次谐音的组成,也和波形、声压及声音的时间特性有关系,如果留声机的唱片反向转动,声音的频谱虽然未变,音色却显著改变了。这说明音色在很大程度上与各泛音在开始时和终了时振幅上升和下降的特点有关系。音色对电乐器的研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正是根据各种乐器声音的频谱、基音和各次谐音的相对强度,用电声方法进行模拟来制作电乐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