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记得小时候是否有歌词本了。那时候可能就没有笔记本,只有作业本,日记本,没有多余的钱买歌词本。而且那时候夜很少有机会听歌,没有钱买磁带,只能靠在电视或广播上听。有时候听到了喜欢的歌,就随手拿纸笔记下来,记得我有一次在电视上看到一个有很多港台歌星出场的演唱会,我很开心,就拿一个本子把那些歌星的名字和他们唱的歌都记下来了。还有一次,我在广播上听到一首《冬季到台北来看雨》,觉得很好听,就记下来了。至于记在什么本子上,现在都不记得了。很怀念以前听歌记歌词的日子。
小时候,当听到一首歌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将它的歌词写下来,为此冒着被爸妈骂的危险,用碟片放一句停一句来抄歌词,到了学校,同学们会互相借歌词本来抄,歌词本上会抄很多的歌,虽然说不是每一首歌都会唱,但是还会抄在歌词本上。我的歌词本其实很普通。首先,歌词本要有个漂亮的封面,再有,会去街上或者学校的小卖部买喜欢明星的贴纸贴在以奇形怪状的角度上面,记得那时候喜欢美羊羊的贴纸。
我小时候追星,也会准备一个漂亮的笔记本,上面贴着各种明星贴画,然后还有明星的简介,包括他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星座,幸运数字等等,然后还有他的经典作品,有歌词,还有他参演过的影视剧。我还会写上自己的阅读感受。我印象中最深的是看黎明主演的《人在边缘》,我把所有的角色照片都找来贴在上面,还写人物分析,到现在还保留着,感觉那是自己初中生活的一部分。
突然很怀念小时候亲手抄的那些歌词,再用自己的零花钱配上自己喜欢的偶像贴画。那时真的每一笔都很用心,每次下笔前都要好好构思下如何排版,还会特意借同学的来抄!印象最深刻的有两种字体。一个是拿尺子写,不能超过界限,另外一个是,字体很“任性”的感觉,那一撇越拉越长越好。现在想想怎么会出现那样的字体,想想真怀恋那个时候的天真。可惜现在已经找不到了。
那会还是特意去买个本子,塑料皮的,工工整整的抄歌词,再贴上贴画,还要在扉页上写上几句励志的话。现在看起来,很值得怀念的一段青涩的时光,也是70.80后的集体回忆。现在的孩子根本没有抄歌词的了,都是平板电脑,手机,播放器。这就是岁月。
小时候,真的有很多歌词本,对这个也很热衷。最普遍的,是贴了好多明星的图像,在歌词开头,在歌词结尾,在歌词中间,都有。除了明星的头像,还有一些花花草草,就是那种贴画,很多很多,那种很小一张的,有的时候,吃的方便面的贴纸也会贴在上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