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江湖,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关于江湖的爱情故事,关于江湖中的豪情,义气,关于闯荡江湖的点点滴滴让人刻骨铭心,小说里面一个个经典的故事让人们对它充满了向往,很多人们都受到它的影响,也因为这样,传奇一类的江湖游戏才会在中国那么火。
什么是江湖?人即是江湖。什么是江湖?恩怨即是江湖。江湖是美丽的,在深夜的街头独自挥舞着刻着自己名字的剑,像风一样潇洒,江湖是无奈的,看着自己的师友至爱喋血黄沙,为报仇也只能十年面壁。这就是江湖。在江湖里,你可以和你的爱侣双剑合璧,共奏一曲“笑傲江湖”。也可以凭着自己的绝顶聪明,找寻传说中的秘籍,练就绝世的武功。或者开山收徒,成为受人景仰的宗师。也可以打一把自己的剑,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成为传说中的孤独剑客。等到完成了一些近于苛刻的条件,你就可以拜风清扬、张三丰、达摩祖师、王重阳、乔峰这样的传奇人物,学到令人艳羡的武功。
“相濡以沫不如相望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 ”、“浮萍漂泊本无根,天涯游子君莫问 ”、“有情人终成眷属”、“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醉生梦死”,文者为儒,武者为侠。“女儿红”、“爱恨情仇”、“门派”、“气宗”、“大漠”、“义气”、“入世”、“出世”、“高人 ”、“白马”、“俊男美女”、“天下无双”等各种各样"元素",构成了“武侠”。
我几乎每年看一遍《新龙门客栈》,不光是念旧,更是辟邪。因为每年都会有一些不靠谱的武打片出现,并大言不惭地顶着“武侠”二字兴风作浪。每次不慎失足之后,你除了再看一遍《新龙门客栈》洗洗眼睛,还有更好的法子安慰自己么?
当一部电影被看了十多遍之后,你的注意力往往会被吸引到一些细枝末节上——“老跟着贺虎后面转的那个小喽罗什么时候挂掉的?”“这一幕里曹公公的眉毛好像画得更浓一些!”“曹添眉间的伤口不是正圆形的!”——诸如此类。总的来说,这类细节都能在电影里找到解释。当年的香港电影里,能经得住这样挑剔的电影并不多。
在我心目中,《新龙门客栈》是一部近乎完美的电影。这么多年看下来,只找到两个硬伤。一是在丘莫言突袭曹少钦的时候,贾廷见同僚力斗不下,挺身加入战团,可是在此之前,围攻的镜头里面已经有他的身影了。二是最后三人身陷流沙,丘莫言拼死才帮助周淮安脱离沙海,可是镜头一转,金镶玉说了句:“我帮你去刺他一剑!”居然轻轻容易就跳了出来,于理不通。
1992年,由徐克监制的《新龙门客栈》横空出世,该片翻拍自一代武侠大师胡金铨于1967年拍摄的《龙门客栈》。“新龙门”一出,江湖哗然,新的剪辑手法、新的动作设计、新的剧情编排、新的人物塑造——“新”,是这部武侠片最大的亮点。2012年,就在《新龙门客栈》上映后的第二十个年头,出品人吴思远携修复版《新龙门客栈》再上大银幕,带我们重新回到了那片黄沙漫天的大漠、重新回味起那段江湖豪杰的恩怨情仇。二十年前,徐克的《新龙门客栈》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个别样的江湖,二十年后,修复版《新龙门客栈》的重映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徐克的武侠情怀。
徐克说:“生活在我们真实的世界里,很多话讲不出来,但是在武侠的世界里面,却可以用很浪漫的手法去讲出来。”徐克的片场,本身就是一个武侠世界;徐克的电影,则是武侠二字的影像释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