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在《致女儿书》中有过这么一段话对我受益匪浅:我不记得爱过自己的父母。小的时候是怕他们,大一点开始烦他们,再后来是针尖对麦芒,见面就吵;再后来是瞧不上他们,躲着他们,一方面觉得对他们有责任,应该对他们好一点,但就是做不出来、装都装不出来;再后来,一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也许这就是后悔的原因吧。
因为吵架过后自己从内心去找自己的错误:这事还是我不对,有了这样的心情,也就非常的后悔。当然做老人的也不能认为是事都是自己的对,人老了都是理。要常与子女勾通,勇于承认自己的不是之处。这样才能家‘庭和睦。还有极少数没人性的子女,与父母吵后,非但不后悔,而且还生有一种恨,这样的人不配做人。
父母可以说,是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最值得信任和依靠的人。在父母面前,我们可以放下一切负担和想法,做一个单纯的孩子。和父母闹矛盾,只是一时和父母在某个点上产生了不同的意见和想法,事后想一想,确实父母说的真的会有道理,所以不是你的问题,试着再去沟通,总会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网上有句话说得挺好,我们把最坏的脾气给了我们最亲近的人。还有长大不是应该更能体谅父母吗?你这提问其实是有问题的,应该是为什么一些人对父母说话越来越不礼貌,对于这些人,我只想说不要把父母对你的容忍和爱护当做他们理所应当的义务。
有时候是一时冲动跟父母吵起来,责怪父母,但是事后再想想父母有父母的立场,毕竟观点不一样,不管怎么说天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能事后能后悔说明你在成长,等你长大了就会学会用另一种方式跟父母去沟通,,而不是一味的争吵!
应该是青春期躁动,每当和父母说话的时候,尽可能克制,否则会伤害到父母的心。或者事后你也可以和父母好好沟通,把你的真实想法告诉他们,我相信他们也会原谅你的。因为天下的父母都一样的深爱着自己的儿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