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文
捕鼠
川有二民,家储巨粮。.共为鼠扰,苦不堪言。一日村来卖猫者,携猫二,一黑一白。言其猫皆善捕鼠,神迅异于常。数日即可平鼠患。吆曰: “莫论白黑,得鼠者雄”。
二民心动,遂购之,购毕,各携猫归。月余,卖猫者复来,二民共携猫至。
购黑者言其猫捕鼠灵迅,三日则日不见鼠。又二日,则夜亦不复闻鼠声。然猫性劣,家蓄一鹦鹉甚慧,尝自投饵。一日因故出,鹦鹉则为所吞。家之碗碟损之无算。
购白猫者,言其猫捕鼠不及黑,半月鼠患稍平。然其乖敏,家有小儿,常与之耍,不为所伤。爱洁,溲溺有固处。
朱不才曰:“ 卖猫者言之差矣,黑者捕鼠可称一绝,然其劣行甚。虽可除一害,然害己更甚矣。白者捕鼠虽不及,然其行正,人皆爱之。故凡事皆有损益,人须辩其损益之多寡,方可行。切不可唯利而不辩损益尔。”
义牛
桂人杨某,一夕牧归,忽视一牛卧草间,身白色。不似己牛,遂点牛数,果非。询妻知否,妻言不知。疑邻人遗之,遂询众邻,邻皆言未失。时已昏暮,遂暂饲之。
及明,遍访诸民,皆无失者。遂同己牛共饲,食颇豪,日则牧三处方足,月余牛肥盛己牛。时值春耕,杨有田数十亩。鬻牛购肥,独此不敢售,以待寻者。每日牧牛,妻牵之不去,独杨牵之方行。
一日忽有寻牛者来,杨询牛状貌,其人言之皆符,遂还其牛。寻者牵牛欲归,忽牛嚎嘶不已,泪若断珠,似知欲别。杨亦不忍弃,遂与寻者谋欲留之,寻者亦感其诚,杨付万金寻者乃去。
恶虎
燕地多山林,中有一虎,牙锋爪利。暴虐尤绝,常噬百兽。百兽见之,皆畏而急走。一日虎得一犬,欲吞之,犬惧甚,遂曰:“释我,可助汝日擒一兽而食之。”虎已饥数日,闻犬言大喜,释之。
犬善嗅,数里可嗅兽,虎得犬力,无饥时,后兽渐乏,数日难觅一兽。犬献计:“君可伪断己爪,而诱兽出,可无饥。”虎闻言赞之。百兽闻虎无爪,遂出一观,方近其前,虎暴出如风,数兽毙之。
后兽集树下,掘井数丈,上覆以草木。一兽于其侧诱之,虎视兽出,急奔之。方至其前,而坠井中,跳踉大阚亦不能出,久之而亡。
骄兔
林有一兔,颇善奔。一日百兽群集,欲决一冠。兔疾行若飞,未逢敌手,故称冠者。久之,渐蔑他兽。
夏日独行,忘路远近。至一河,隔岸芳草鲜美,欲往食之。适鸭游水中,兔呼曰“汝独游无友,何意哉。不若与余同奔乐也”。鸭曰:“知君善奔,无胜算,不若同游可乎。”兔自恃技炫,不以为意。遂同游,未几鸭已至彼,而兔方半渡而已。兔惭曰:“君善游,吾不如也。”后兔莫敢轻他兽。
朱不才曰:“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人立天地间皆凭一技,莫以技冠而轻人。
卧龙
临清某,好龙,闻东海有龙宫,负笈而往。途经一溪,曰藏龙溪,浅不盈尺,然觉龙必居海内,心不能待。急趋之,方行数武。忽见一龙,极力腾跃,入云而没。后闻霹雳一声,空中黑云如盖,俄而暴雨入注。
朱不才曰:“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君求贤常慕名,虽旁有贤视若无睹,千里而求之,何其谬哉。
贪蛇
滇南多山林,内有异蛇,围可数寸。以小兽为食,入口而没。虽善奔者,亦难避其害。
一象深入幽谷,施施而行。适蛇已饥数日,闻足声近,忽暴出如风。力吞其鼻,象负痛力争,而蛇吞之益急,象摇其首,蛇随之而摆,相持不下。久之,蛇力渐不支,尚未弃之。象则怒极而奔,蛇胸背俱裂,力竭而亡。
朱不才曰:“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头螳捕蝉。以小博大,不知凶吉。身犯险境,而不知退,虽死而不足惜。
炫马
豫人某富而好扬,每于异域购奇物,必邀友观之。友赞其物实生平所未睹,某意甚满。
一日至马市,数武外,观者如堵,遂往。见一马身如火炭,油光可鉴,两目通透,状甚雄伟。颇称其心,不吝其值而购之。
乘马而归,至家梳毛洗尘,神采益佳。呼其友观之,友赞马肥美,某喜不自胜。自是暇则引马外炫。然恶其溲溺,日仅供一食,乏其饮。久之马渐羸弱,毛长无光,遂厌之。
朱不才曰:人不恒心不富, 马无夜草不肥。徒好其外,而不修其内,虽美亦不久也。
欺羊
晋人某,,世隶耕。临山而居,草木繁盛。与妻谋曰:“山中草木丰美,牧羊之利胜植多矣。”妻欣然而允,遂出囊资购羊。
某朝牧晚归,数月羊肥可售。一夕,忽闻嗥鸣,披衣急起,则羊已亡,数狼远遁。
假亲友资,再购羊,移之西山而饲,待可售时,夜复闻嗥鸣,羊又亡如故。
朱不才曰:“天下乌鸦一般黑,地上虎狼皆吃羊。居虎狼之地,恐难避其祸哉。若续其业,避虎狼地方可。
懒猴
西山一猴。家贫,然性懒,朝夕难果腹。邻善植木,购者常踵门而至,故家殷富。猴无计,常假资于邻。邻人怜其贫,故贷之,而不催其偿。
一日邻友饮酒其家,适猴亦至,求贷其资。邻遂告友助猴事,友告邻曰:“贷其资恐非久计也,若他日不贷,彼必恨而起怨心。君善植,何不教其术,以为久计乎。彼得术而富,必感君德。”邻闻友言甚善。明日邀猴至家,言其意,猴喜不自胜。
邻教以植木之道,悉授所学,赠以苗木,猴拜谢而归 。至田掘土植苗,过月余,手足重茧, 不堪其苦,遂罢而息。
时值暑月,猴避于室,而不顾其苗,数日而苗皆枯槁。猴问计于邻,邻献计曰:“可速灌,施以肥,则可活之。猴转思今亡者已三分有二,即肥之,余者未必可活,吝其资不施肥,未几余苗亦枯。邻知其为,遂绝其往。
家鸡
晋中某,家以饲鸡为业。一日晨起,至鸡舍投饵。觉鸡数稍损,遂检其数,果少之,细审则不知所踪。及明日又少如故,百思亦不得其解,怅恨无计,唯卧鸡舍以观其异。
夜闻察察之声,循声往探,则数黄鼬窃食之尔,抛砖其处,作鸟兽散。某乏思寝,方将卧,则黄鼬复来,窃食如故。某起又驱之,终夜无敢少憩。
天明,嘱妻勿离鸡舍,待午,则携数犬来。日则及絷于舍旁,夜则纵于舍外。初数鼬为所擒,不敢复来。久之,不患其害。
某喜不自胜,择鸡中之僵者,抛于犬食,犬食之,颇恋其味。夜亦效黄鼬之窃鸡状,鸡恐,奔窜四溢,几无生者。
哭狗
洛阳某,富甲一方,慷慨好义,友遍九州。友困而求,某不吝助之。一日某得一犬,通体雪白,灵驯异常。苏珍爱之,逢友来,则令犬出,盘旋跳跃无不如意,友皆赞之。
忽一丐来,衣百鹑,蓬头垢面。乞于门前,友皆怒叱,丐亦不去。苏闻门外喋聒不堪,出而视之,出钱付丐,丐遂他往。
后犬患疾,百药罔效,毙焉。友闻之扼腕不已,一友善赌,常假其资,闻犬亡,膝行至犬前,哀嚎震天,如丧考妣。后十载,某渐落拓,友久弗至。无何某病卒,无以治棺,友无至者,丐闻苏卒,携资往,助其丧,某方入土。
朱不才曰:“将军狗死有人拜,将军死后无人埋 。今世之上,得意人旁自有负势竞上,曲意逢迎者。而待势微,又唯恐避之不及,形同陌路。
肥猪
有乡人,好利无良。虽操数业,聚敛无厌。众晓其行,鲜有往者。遂罢其业,以饲可少往者,故饲猪。
半载猪可鬻,时豚价腾贵,心犹未足。与友谋,友献计:“食中夹浆,猪食之,渴极,豪饮。故可增肥尔。”夜与收豚者约以晨售。及旦,操友计,获利倍增,大喜过望。月余,有可售之猪,复约收豚者晨售。然久不至,猪腹涨如鼓,哀嚎震天,某百思无计,唯哀而催之,收者故不至。猪渐不治。乡人倍损其财。
朱不才曰:“祸在于贪小利,害在于亲小人。商者非信无以立身,损人者终受其害。”
这个问题我真的很有经验……作为一个从小到大都是语文课代表的人,文言文对我来说就跟家常便饭一样,虽然有时候可能有一些生僻的字词不太理解,但是大概的意思我还是可以看出来的,跟你分享一些我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吧!
要多记一些文言字词。这个真的非常重要,一般每一句文言文里面都会有那么一两个不太好理解的字词,如果你基础不牢靠的话,很难翻译出来。而有些字词往往有很多个意思,还有通假字……
我记得我学得最好的就是那些通假字,因为我觉得很好笑,我理解的通假字就是古人写的错别字,可是他们写出来的错别字我们却还要当做重点来学习,所以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印象也就特深。所以在学习的时候还是要有一些兴趣在里面的,不然的话死记硬背很难受的而且效果也不好。
还有就是通篇理解,这也就是老师经常说的联系上下文来翻译。不要觉得没有用,它的用处大着呢,知道上下文大概在写什么,至少翻译的时候也就不会太离谱,离正确答案还是比较近的。
还有就是联系我们的现代语言,也就是白话,尽量翻译的不要太直接,翻译有直译也有意译,我常常采用意译,因为那样更贴近我们的语法,读起来也更通顺。
以前每次上语文课的时候就是我最提心吊胆的时候,因为我们语文老师只要一碰到那种稍微难一点的句子都会找我起来翻译,后来我也就能够自如地回答了,所以说,多练习还是很有好处的。
文言文作为我们古人流传下来的精华,其内容虽然和今天的白话文有较大的区别,但是古人的语言言语之间却包含了诸多深意。
在我们上中学的时候就开始接触文言文,文言文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陌生的一门语言,但是他也有这和我们汉语一样的语法,在去学习一片文言文的时候,我们先要学习他的字词意思。
在古代,文言文和我们现代含义的意思有诸多初入,他的一个字就可以代表一个词,比如说“欲,表示想要”;“出,表示 出征”。有的字的意思和我们现在的字意思完全不一样,比如“秋,表示时候”,“内,指朝廷上”。除了这些还有通假字,还有表示关系的字,比如“于,然,盖,和”等等。只有把每个字词都弄懂了,才是去理解一片文言文的基础。就好像是学英语,你连单词都不认识,更别说去学一篇文章了。
先开始学字词,学完字词后,就要去学他的句子,去分析每句的句型,每个句的句型结构都会有特定的词去提示你,让你看到这个词就会想到这句话都顺序,如此以来,理解一篇文章就会容易多了。
搞懂每句的意思,你就可以开始把那些所有的句子都放在一起,来看整偏文章的大意了,在看文章大意时,不必把每个字都一一对应的翻译出来,意要的是上下贯通,并不是字字到位。
到了这时候对一篇文章的理解就差不多啦。
文言文是一种很含蓄,但是又很丰富的语言,一首诗就可以描绘出一片天地,所以,学会理解文言文是很有用的。
说到文言文,我还真的有一些心得,作为语文考到一百四十五的偏科学霸,文言文的那几分就是必须得拿到手的,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
通读全文
其实有很多同学对于文言文都会感觉很头疼,甚至一看到文言文题,就有一种全场懵逼的感觉,文言文难吗?或许很多人感觉难,但是,我感觉并不难,那我有很多地方读不懂怎么办?其实我们完全没必要去抠字眼,你干嘛非要去抠字眼呢?整天大意如果你能够读懂了,整篇文章你自然就懂了,即使有一些地方,你并不知道怎么理解,根据上下文难道你猜还猜不到么?所以,在我看来,通读全文真的很重要,如果你先能大概得理解整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你做题自然也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注意积累
的确,其实很多文言文当中,都会有不少的生僻词,古代的意思和今天的意思,完全是两个概念,那么面对这些词,我们应该怎么解决,其实没什么好办法,注意积累就好了,专门买一本本子,用来记录这些生僻的句子,词语,时间久了,多看看,多翻翻,想来你的文言文水平,肯定会上升很大一截。
读古书,并且自己添加注释
不知道大家尝没尝试过这种方法,我自己却是尝试过,我自己注释过左传一书,注释这一本书,我花费了大学两个月时间,虽然时间久,但是收到的效果真的不错,因为在注释的过程中,其实就类似于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在文言文上,老大难的问题,都会随着你注释,一一解决。
文言文是我们作为学生,踏入高中时期后必须要学的一门学问。但是我们也只有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上能见到它了。还记得高中每次上语文课的时候,我们语文老师在上文言文的时候满嘴的之乎者也,搞的我们头都大了。不过还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是讲我们的大白话的。
至于怎么来理解文言文,我觉得除了需要老师在课堂上一点一点的教我们理解每个词的意思之外,有时候理解文言文还是要靠自己对语言的感觉的,差不多就是语感。很多文言文基本上都是大白话的缩写,就是让我们的大白话更精炼,所以才说文言文是比较正式的书面语言。比如说,我们正常讲话会说“你吃饭了吗?”可是在文言文里,就两个字“饭否?”其实也不难,是吧?说“饭否?”大家也都能听得懂,饭就是吃饭的意思,否是是否的意思,合在一起就是是否吃饭嘛!
但是有时候有些词有些句子就不是我们现代白话的缩写版了,而是有着另外的意思。比如说我们现在所说的“老婆”,在文言文里是“贱内”。说起来还真奇葩,“贱内”在我们现在总觉得是个贬义词,好像是骂人的话一样。但是其实“贱”是指自己,属于谦词,“内”才是“内人”,也就是妻子。所以说像这类词我们一定要记住了,因为它没有规律可循,只有死记硬背记住它,才能够更好的理解文言文。
最后想说的是,听语文老师的课也是很重要的,老师带着你学文言文,会比你自学理解的更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