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让字有筋有骨有血有肉就要在用笔上下真功夫。首先笔画质量要高,一是要有深度——入木三分,二是要有厚度——立体感,这样笔画就有骨力,字就有筋有骨。其次用笔要提按有度变化自如,字就有血有肉。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勤学苦练,把临帖创作做为一辈子的事坚持不懈。从练笔中不断提高用笔的准确性。二是一定要坚持中锋用笔.。中锋用笔笔画就有骨力。三是一定要"涩"行,“涩"行才是真正的"写"字。在用笔上沒有捷径可走。心有准不如手有准。手练常了,心手合一,也就有了用笔的准确性,就会写啥象啥,就会形似。有了形似,再有骨力,也就有了神。
写 好字,不一定非要去强行地全部模仿别人的所有书写模式和习惯(描红),这是非常低效率和枯燥的。因为哪怕人和人之间的书写模式总是不尽相同的,哪怕看起来一样,也总有很多细微的差异。而我认为如果目的是“写 好字”,只要给书写者搭上一个好的框架就可以了,剩下的细枝末节书写者自己完成即可。而这点,恰恰是“描红”做不到的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痛苦地模仿每个字,不如去认识到应该怎样省时省力地去书写“好字”
要写出一篇好字,首先要认识一篇好字。那么一篇好字好在什么地方呢?三点准则:布局(也就是字与字之间的呼应,连带,粗细大小的对比)。结构(也就是一个字笔画与笔画之间的布局,哪个笔画长,哪个笔画短,两个笔画之间有多大的距离等等)。笔画(也就是在一个笔画中,粗细变化,轻重变化,停顿与连带)。领会要点,勤加练习就可以了。
关于如何才能写出一手好字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真正想写出一手好字并不难,只要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书体字帖坚持临摹就可以了。问题,就这么简单!选择好一个字帖。最好是选择古人的名碑名帖。不知道题主喜欢哪种书体?是用毛笔写?还是用钢笔写?字帖选好后,先不要急于临摹,应先读一读帖,认真读上几遍之后,再行临摹。
写好字有它的方法和规律,一定要按规律来办。任何事情都是有方法和规律可循的,写字的方法就在于临摹,先入帖(入帖的目的是学到前人的优秀书写技法),再出帖(出帖的目的是形成自己的风格面貌)。那种不临帖,自己乱写乱画,还自称独创一体的人,都是违背学习的规律,入不了书法的正门。
把你以前日常写的字,拿出来,先看下你的字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如果不好看,具体是丑到哪了?找到自己字丑的最大原因后,有目的的改正毛病,这个可不是临贴,见效果却是最快的!找本现代书法家的行书字贴,只要你喜欢的就行,别管旁人的推荐!田、吴、荆、顾、沈、庞、司马的行书字贴都行,你去书店挑下!每天学几个常用的行书的写法,不要追求与原贴一模一样,结体上没有大的问题即可,写熟,写快!那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