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汀的《被解救的姜戈》。影片的故事发生的时间被设置为1858年,是美国南北内战的前两年。正如我们所知,美国南北战争是南北方针对是否要废除奴隶制存在不同意见而爆发的。影片中的主线的设置正是集中在黑奴与白人对抗的这一矛盾之上,以姜戈为主人公,从而讲述他舒尔茨医生救下、成为赏金猎人、找到自己的妻子并通过一些列的斗智斗勇最终救出妻子这一系列的情节。《被解救的姜戈》是一部涉及历史主题的电影,虽然这个故事的整体设置是超现实的艺术表现手法,但是从电影中的种种情节设置来看,还是会发现众多历史因素或虚或实地融合在电影之中。
小时候买过一盘世界著名演讲的磁带,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总统在葛底斯堡战场公墓上所发表的那段讲演,至今已成为美式英语的经典段落。从那时起我就记住了“葛底斯堡”,也知道了那是美国南北战争的转折点的战役,北方开始战胜南方。《葛底斯堡》,就是讲述那场战役的美国史诗巨片,也是唯一被认为是完全真实全景式的展现南北战争的巨片。片子看完让我激动不已,也由此对罗伯特李等当时的历史人物深感兴趣。
周瑜在演义里有点小智,但处处受挫于诸葛亮。而丑化的最厉害的是,周瑜小气,为人卑鄙龌鹾。但是,历史上的周瑜是一个十全十美的完人。如我所说,罗佬真是厉害。周瑜是江南著名的美男子,《三国演义》这里说了真话,称他“姿质风流,仪容秀丽”。当时江南人多呼孙策为孙郞,呼周瑜为周郞,甚至称“美周郎”。而在电影《赤壁》里面所体现的确实另一种景象。在我看来这还是对历史有一个不一样的解读吧。
《再见列宁》一个国家的变革,体现在一个温暖的家庭内。89年东德解体之前,母亲衷心拥护着东德,但她的丈夫还是被捕送往西德,她也因为目睹孩子被抓而心脏病晕倒,等她醒来之后这个国家已经变革了。孩子们为了不让现实的冲击让母亲再次跌倒,孩子们决定开始继续制造生活在东德的假象。
一部《说唐》,为了突出伪造的、虚拟的罗成的英雄形象,居然将一位破东突厥、灭西突厥、平西域、灭百济、伐高句丽、定吐蕃,“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将大唐版图向西开拓至中亚咸海,向东延伸到朝鲜半岛南部的杰出军事家,硬是污蔑成了一位卑鄙无耻的小人,真的是贻笑大方。
《特洛伊》取材自古希腊神话。小亚细亚古城特洛伊王子帕里斯爱上了斯巴达美女海伦,并将她带回特洛伊。海伦的丈夫,也就是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斯邀集希腊其他城邦国,在迈锡尼王亚伽门农统帅下,率领强大舰队追到特洛伊,围城攻打十年,最后引出了希腊联军巧施的“木马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