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经历了主角的经历,变得很丧,接着感到空虚,消化完毕后,电影在脑海留下了烙印,电影的情节被时间偷偷地藏起来,时间久了,有可能连名字都忘记了,你以为忘掉了这部电影,但是那烙印却永远烙在你的脑海里不会消失,你可能偶尔会无意识地想起一些片段,但是那时你思想太混乱,以至于你没有意识到自己想到了电影的片段。它就这样在两小时内对你进行了或大或小的改变,而你却察觉不到。
看过一部电影叫《殉道者》吧,觉得心里说不出的难受,以及对人心的恐惧感加深,看过第一遍以为死的是两个女孩子,后来才发现从头到尾都是女主幻想出来的,她幻想出来一个女孩跑出去了被人爱上,并帮助她,可实际上收到囚禁,鞭打等一系列的还是她自己,从头到尾,如果不是抱有对幻想出来的对象的爱情一直支撑她。她也早已死亡了。
我一般只有在很丧的时候才去看很丧的影视剧之类,看完感觉就是:没那么难受了,毕竟人家丧但日子还得好好过,其实就是从另一个视角看待自己问题,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看完了会舒服些,但不是所有人都相同,丧建议看爱情片还有悬疑,容易被带进剧情就不会那么难受。
想去KTV的时候,我顶多会叫上一位好友,因为人多抢不上麦,唱的不爽。经常是来个一下午整整六小时的演唱会,唱完虽然口干舌燥、嗓子得花个几天时间才能回到咽东西不疼的状态,但当我唱完、把所有不开心都吼出来之后,就会觉得世界都明亮了。
因为电影,你会忧伤,实际是因为电影把你过去的经历映射出来引来的感伤。这个时候两种做法:一个是赶紧写出来,就是一片完美的观影感受;一个就是赶紧做其他事,生活那么匆忙,哪里有那么多时间来感伤。
发呆,开始回想这几天发生的再正常不过的事,都蒙上了诗意的色彩。想死到还没有,因为作为局外人真的理解了主角的心境就会想要改变一些东西,想要更好地活下去。总之就是想要生活有些改变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