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上初中时学习成绩不好,那个时候出现了一个组合SHE,喜欢她们的青春,喜欢她们的每一首歌,每次听到她们的歌或者看到她们的MV就有一种莫名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让我加倍努力学习,最后考上了省重点高中,在高中又有了周杰伦,那种全新的风格,全新的音乐又一次刷新了我的视听觉,我又不断的努力,有他们的“陪伴”也不觉得辛苦,最后考入211院校。对我来说,这是一种榜样的力量!当然,也有一些学生追星失去了理智,这当然是不可取的。如果仅仅把追星当做一种信仰,我觉得功大于过。
看到这个回答,想起了自己年轻的时候,那个时候非常喜欢吴奇隆,苏有朋还有赵薇,很喜欢。随着时间的流逝,到了上大学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强烈了。现在走过学校,身边的青春期的学生,看着她们,也在感慨着。他们也有自己的偶像,很正常。每个人都是从青春期来过的。如果太过于激烈。家长和学校要正确的引导孩子就可以了。
追星当然是可以的,不过要看怎么追。如果成为了所谓的脑残粉,并且影响到身边亲人朋友的生活就已经不是在追星了。这样的追星其实是在逃避现实,给予最美好的希望投放在自己的偶像身上,希望他(她)是完美的并专属于粉丝们的。这样的追绝对是不正常的追,只要有正确的认知、分析、理智追星,我认为是可以的。
不可否认,文艺界的名星,凭他(她)们的才能和演艺,为民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增添了不少乐曲,有时甚至可能捧腹大笑,心中的郁闷忧愁和人们劳动一天的疲劳,瞬间缓减乃至消除,其作用不言而喻。普遍认为,不管他(她)是什么名星,是人不是英雄模范和时代伟人,完全没有必要去追星。
只要是理智追星,就没有问题,追星可能追的是明星的颜值,也可能是他们的实力,但是要是一个人不是足够优秀的话,又怎么会成为别人的偶像呢?所以追星,第一要义便是理智,只有理智,我们才会把偶像身上的优点学习到,而不仅仅是因为沉迷于追星从而荒废了自己的生活以及追求。
我感觉追星不能太疯狂,不要整天买周边,刷话题,应该是去学习偶像让你钦佩的品质。很多人喜欢张艺兴,为什么?就是张艺兴努力,谦虚的品质让粉丝学习。学生追星不是不行,在合适的范围贡献自己对偶像的爱,用爱发电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