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荼蘼》的最后,编剧还是很心软地,给 PLAN A 和 PLAN B 都安排了好结局。这部剧最妙的是把两种选择的答案都演了出来,更高明的是,看完答案你还是不知道选哪一个。美好的结局不过是为郑如薇的态度转变提供一个可靠的依据罢了。没有万无一失的选择,只有怎么过都不轻松的生活,但我们的女主角终于学会:在这不够精彩的方案里,怡然咀嚼我的人生。哪有什么人生赢家,只能紧紧握住自己当下最想要的,并正视每个选择可能带来的千疮百孔,做好冷暖自知的准备。
可以这么说,《荼蘼》是继《我可能不会爱你》之后,最爱的台剧。《荼蘼》最厉害的一点是:共鸣。不管你是还没毕业的学生党、还是累死累活的上班族,不管你谈没谈过恋爱、受没受过伤害,它总能让你在剧里看见自己的影子。郑如薇的成长、蜕变,都是在用经历教会我们:如何学会一个人吃晚餐。《荼蘼》还准确地抓住了现代都市人的共同痛点:孤独。但是最后,无论选择什么,都还是无法避免“孤独”的结局。
好多人都说喜欢如薇的长辈朋友张姐,一个有自己家庭也有事业的中年女人,讲起道理来毫不含糊,句句戳中要害,敲在鼓面上,可是谁不知道呢,这样的人生经验也是她走出来的,那些痛的人生节点,走过了的人才明白。谁没有自己的痛呢,谁不是在面对生活的种种考验。
偶然逛到荼蘼的头条。被两种选择下的后果深深吸引了。我明知那只是现实生活的放大,但还是忍不住唏嘘。本剧的精彩之处就是让A与B在平行时空里同时进行。如薇有一点和我们大多倔强的女孩都很像,无论作何选择,都不想活成会输给另一个选择的样子。
把《荼蘼》推荐给身边的女朋友们看,收到最多的感慨是:仿佛看到了自己!二十多岁,我们都害怕成为郑如薇,担心变成张姐。也曾有过天真的幻想,只要找到足够正确的选择,或许可以什么都抓住。
本剧最吸引人的是这样的场景与我们现实生活的相似度,可以说每个人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选择是让人纠结的,甚至很多都是是会极大影响人生的,所以,我们觉得本剧很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