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没有大波大浪、扣人心弦的情节,它只是淡淡地诉说着中国式生活,中国式活着。美色、爱情、婚姻、贫贱、事业、关系、嫉妒、嘲笑、假文凭、虚伪、辛酸、淘生活、无奈、只是活着,几乎把中国式活着全方位地诠释了一遍。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理解,也就有每个人的评价。刚读完第二遍,直接贴读书笔记吧:看完《围城》电视剧之后,搁了几年的重读《围城》的想法终于成为做法。第一次读它,喜欢的是钱钟书爆炸式的文才,最爱读他的那些文采斐然的“譬如”、力透纸背的讽刺、入木三分的分析。时隔几年,见识了电视剧,又回味一遍小说,惊叹他的文才之外,又有一种新的感想,使我对钱老的景仰之情又添一分。重读之后,可能是自身近几年经历和阅历的成长,让我对那些精彩的句子多多少少消减了一些喜好,反而偏爱起这故事,这情节,这感情来。
《围城》这本书为中国现当代长篇小说中的经典之作,描述了抗战初期一群知识分子的爱恨情仇,幽默的语言透漏出的是对生活深刻的观察。钱钟书先生真是极可爱的人,字里行间都能看出他的博学和幽默。这本书有趣,也只有钱钟书能写出这样一群人物:国破家亡的年月里,尚能保持优雅的书生。骨子里流淌的风度,简直就是奢侈品。掉书袋也好,引经据典也好,一个读书人骨子里的干净和纯粹,那种浑然天成的优雅气质和无所谓的态度,却不是心怀杂念的人能够比得了的。读书这么有趣的事,扯上功利就没意思了。你能从中读出人生或者婚姻,那是你自己的事情。要真把它当成至理,钱老爷子反而要笑话你了。
美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认为现代文学中取得成就最高是小说,而众多写小说的作家当中,钱钟书写的《围城》很受赞叹!大家认为《围城》深入地刻画了当时知识份子的虚伪、无奈,对婚姻的戏虐,相当一幅知识份子众生相。这个题材在现代文学里比较少见,能写得好又是凤毛麟角了。能写知识份子又能深刻地嘲弄,只有《围城》了。很多人看《围城》就觉得里面有些句子写得非常的精彩,最经典就是这句“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却想出来”。这句话把婚姻比喻成围城,又真实地说明已婚和单身的心态。
语言艺术天才和深层次人生哲理,是组成《围城》这部旷世名著所体现的美学价值和艺术成就最重要的两大要素。我要总结的一句话是: “旷世之才必有旷世之作,旷世之作必是旷世之才”!《围城》,它就是一部地地道道的旷世之作。
《围城》这部书的美学价值和艺术成就不但体现在上述的这些方面上,这部书的作者堪称小说史上的“语言大师"、“比喻大师"、“哲理大师"!特别是在比喻方面,古今中外的小说名著没有能再找出一部这样妙喻横生的作品来的。《围城》里的譬喻,它是古今比喻手法的集大成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