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浙江卫视与灿星联手打造的《中国好声音》横空出世,其爆红的态势让湖南卫视措手不及,再加上以龙丹妮为首的一批骨干力量的离去,当时的湖南卫视可谓内忧外患,幸好《我是歌手》及时救场,扳回一局,保住了老大地位。后来又有《奔跑吧兄弟》风靡一时,但始终无法从数据或者口碑任一方面超越湖南卫视,由此坊间也调侃称之“二台”。
《奔跑吧兄弟》第一季确实不错当年看来,但是当你看过韩国《running man》,发现人家拍摄了五年还能玩出新花样,而中国版只用了五季就江郎才尽,并且大部分环节都是照抄不变的时候,你不禁想问:主创团队都用来干嘛了?就没有自己的创意吗?还是钱全部用在请嘉宾了。
为了广告商投放广告,有的卫视购买收视率的新闻也不新鲜。其实,相信各大卫视的决策者都清楚流量小鲜肉的路不会长远,只是现在中国粉丝经济还有很大市场。为了利益,竞相邀请当红小鲜肉,播放IP剧成了各大卫视优先采取的最能见效益的方式。
《王牌对王牌》感觉这就是个笑话,用钱、人脉、关系把一二十位明星聚在一起,每期搞一个怀旧经典的主题,然后当年那些人们在台上流下眼泪。我从不反对经典怀旧,只是看不惯意图太过明显的“消耗情怀”,除此之外,节目本身毫无看点。
各大卫视都流行流量小鲜肉,流量IP剧。由于大量经费都用于演员开销,导致很多电视剧制作水平低下。综艺节目明星扎堆,创意减分。电视剧代表的譬如择天记,综艺则以王牌对王牌为典型。各大粉丝团互相开炮,也不利于社会和谐。
湖南卫视创新能力毋庸置疑,它的好多节目都是现象极,比如玫瑰之约、快乐大本营、新青年、乡村发现、超级女生、快乐男声、天天向上及智勇大冲关、金鹰独播剧场还珠格格、大长今、人民的名义等一大批电视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