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井树和藤井树一样,不也是富有深意的吗,比如男树把借书卡上写满藤井树,其实是女树的名字,但一开始我们并没有意识到。直到结尾,一切真相大白了,才明白男树的爱懵懂单纯,你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名字是不同的或者相似的,那么整个对于电影主题的表达是不是就显得苍白了很多,那种到结局突然明白的恍然大悟和哀而不伤也会被削减很多。同理,长相。如果是不同的,跟大多数电影都会有相似的风格,而一样正是这里的独特,也把博子和女树串联起来,她们相互寄信,爱情线慢慢浮出水面,这是表达主题揭示主题的线索和载体。
电影一开始的那个长镜头堪称经典,镜头缓缓,白中偏蓝,博子穿着一袭黑衣,起身在漫天白雪中向远处走去,在庞大的时空里显得孤独而渺小,岩井俊二企图用画面的美感来烘托出人物的性格以及电影的主题。在规划渡边博子和女藤井树两人的镜头时,给博子的都是偏稳定的长镜头,服装多纯色、冷色,以凸显她的安静;而给女藤井树的都是有运动感的镜头,服装有较多图案、且大多是暖色调的,以表现出她的活泼。《情书》的画面是干净的、纯美的,贯穿全片的白雪皑皑映衬着整部电影的唯美。
也许有一天,她终于看透了所有的风景,向往起细水长流,会回来拾起这份不会说话的爱情,她会把手放在我的手心里,我们终于相看两不厌,在永恒的的时间里。坐在我们的书店里,在夕阳余晖的窗户边,一起再看一遍《情书》,就像光良童话里的mv一样,看到高潮处,她哭的不能自己,说这世上怎么会有这么狗血的故事。我怔怔的看着她,等她跟我说一句,全世界都不理我的时候,只有你不能不理我哦,我说,好的。语气像极了我们书店门口走过的那一对对不成熟的高中生恋人。
岩井俊二执导的日本纯爱电影《情书》,我看了至少五遍。它是电影史当中的经典,从中,能够找寻到其中的主题美、画面美与音乐美,这些美感,成就了《情书》,也展现了岩井俊二的电影风格。《情书》由一个失去爱人的女子出于哀思而向天国寄情书开始,通过与她同样相貌的女子的书信交流来转换场景,初欲寻找恋人过去的生活足迹,末却挖掘出一段深埋多年却始终沉静、不曾被发现的纯真单恋的青涩恋情。
从电影里男藤井对女藤井的各种“恶作剧”中,不难看出男藤井是喜欢女藤井的,但是因为不擅言语表达,所以只能做一些小男生喜欢小女生的小动作,而后来与博子在一起,是受女藤井的影响。男藤井的初恋是女藤井,初恋往往是最难忘的最深刻的。离开了女藤井的男藤井,遇到一个极其像女藤井的女生,他会把对女藤井的情愫寄托在博子上,所以女藤井与博子相像是有意义的,但我也相信男藤井是爱博子的。
书中和电影中,都提到了男树对渡边博子是一见钟情,当然是因为博子和女树长的十分像。其实说完全一样还是不太好,最合理的还是极为相像,这里就要提到男树是不是爱的还是女树,其实并不是了。他也是真的去爱了渡边博子,都提到博子念念不忘男树,其实从侧面也表现出了男树对博子是很好的,的确,他的初恋女树很美好,他一直都记得她,以至于一见到博子不久后就提出交往,弄的博子很是奇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