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首歌相似的时候,通常我的第一反应,是否来自公有领域?是否是采样?然后是否存在被影响的可能性——无论是借鉴还是抄袭。70年代以前的原词曲作者、90年代以前的采样出处,有些可能是你在词曲作者栏或者“sample from”里看不到的,因为谁都不知道。不过这些显然都不是“巧合性”的相似,尽管有些不知道具体出处,但是你能清晰的感受到歌曲之间存在的脉络。
我只说古典的,流行不了解...马一谐谑里加弱音的低音提琴演奏的《两只老虎》,是德国民歌雅克兄弟,到中国改成了《打倒土豪》和《国民革命歌》,后来的童谣就是《两只老虎》了...(这本来就是引用,算半个巧合)巴赫小提琴无伴奏里第三奏鸣曲赋格中使用了近似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的曲调...(这是绝对的巧合)
“我亲爱的小孩,为什么你不让我看清楚,是否让风吹熄了蜡烛,在黑暗中独自漫步,亲爱的小孩,快快擦干你的泪珠,我愿意陪伴你,走上回家的路”。vs“最爱你的人是我,你怎么舍得我难过,在我最需要你的时候,没有说一句话就走。最爱你的人是我,你怎么舍得我难过,对你付出了这么多,你却没有感动过”。
有一天哼着《小白杨》,不知不觉窜到了《走进新时代》,后来居然又回到《小白杨》了,大家感受一下: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 ,干儿壮,守望着北疆 -------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啊!我们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来来小白杨, 小白杨,它长我也长,同我一起守边防。
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潮起又潮落(《潇洒走一回》) VS 总在闭上双眼之后才能看见你(张震岳《秘密》)莫说青山多障碍 风也急风也劲 白云过山峰也可传情(《万水千山总是情》) VS 我怕我没有机会 跟你说一声再见 因为也许就再也见不到你(《再见》)
Big bang的《loser》和《数鸭子》。一次出门边上一个妹子在放《loser》,我出于好奇过去听了一耳朵,一脸惊讶地说这不就是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吗!然后大家记住了永远不要在big bang的粉丝面前说这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