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湘伦弹极快的完了曲子,回到了更久之前,和路小雨重新认识,然后有了那张毕业照。结局很好。但是如果细心听那首作为穿越媒介的曲子secret,就会发现,这首曲子只要出现,除了最后一次,其他时候都是弹完的,有一个明显的结束的单音符。但是最后一次,在拆掉旧琴房时,叶湘伦弹奏时,并没有弹完最后一个音,也就是说,这首曲子是不完整的,当然也没法穿越。结局是,叶湘伦死于拆迁事故,路小雨死于气喘发作。我说这些,并不是说这个创意多么好。而是,结尾的处理把想象拍成了现实,并令人感到苦尽甘来的美好。相比之下,近两年国内拍下来的讲初恋败给现实的电影,这种想象型的结尾更有创意。青春里让人难以忘记的,往往不是一帆风顺,有情人终成眷属,而是阴差阳错,一失足成千古恨。更让人难以释怀的,是本来地久天长,但意外分道扬镳。巨大的不甘心和悔恨,就是这些青春剧,最大的卖点。
当我第一次看完电影后有点稀里糊涂,不是很懂电影讲了什么,很多细节也不是很理解,总觉得有是一部有bug的电影,难免有些失望。但当我无意中第二次看到之后,简直被杰伦的脑洞惊艳了!几乎所有你认为没有交代清楚的细节,都在角色之间的对白中,以及镜头刻意的停滞中解释清楚了。比如我我为了第一眼见到的是你,知道琴房到教室的距离为108步,在你的眼里我虽然十五天没来上课,但我无时无刻都在你的身边只是你看不到我,你给晴依传小纸条的时候,你和晴依接吻的时候。
我看了很多遍这部电影,看了很多关于电影的影评,很多人解析这部电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都说的很有道理,都让我想很多。今天下午,我重新看了一遍整个电影,还是和最初一样的感觉。作为一个视觉上的东西,想让观众无论看多少次都能感受到相似的东西是很难的。但是他做到了,无论我看了多少次,每一句台词都烂熟于胸,也丝毫没有不耐烦。我仍然能体会到,在一个美好的年纪,遇到一个用生命去爱的人,是很美好的一件事情,就算结局是个悲剧,也不枉此生。
不能说的秘密不是舍弃了这种触动观众的东西,而是用另一种方式,更加隐晦的表现出来。一旦观众明白过来,会有更震撼的心灵体验。是一种以乐景写哀情,哀情更哀。通俗来讲,结尾是这样一个故事:我们重新相遇,你是我遇到的最优秀,最干净的男孩,我是你遇到的最温暖,最单纯的女孩,我们在一起会幸福很久,我们会永远在一起——如果你弹完曲子回来的话。这样说的话,会更加令人惋惜。
叶湘伦在小雨离开以后,回想起过往的种种,发现了小雨那些不能说的秘密,他疯了似的冲进正在拆除的琴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琴房倒塌的最后一刻回到了更早的时空,见到了还不认得自己的小雨,一切放佛刚刚开始,这也是这部被悲剧色彩烘托下,唯一让人欣慰的场景了。我是小雨,我爱你,你爱我吗?
阿伦钢琴很厉害,他可以用一只手就流畅快速地演奏肖邦的圆舞曲,他可以只听一遍就记下琴谱,他是个天才。可是爸爸说,我只希望你做个普通人。爸爸还说,年轻人啊,要多听点音乐,这样才不会胡思乱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