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的人群对电影的质量影响非常大,不但对电影质量有影响,对好电影的连续性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电影如果没有足够的观影人群就挣不到钱,挣不到钱人家怎么在继续拍,怎么敢在继续拍。比如近期的战狼2,不得不承认的确是一部非常走心的优秀电影。但是大家都知道,吴京几乎是拿了大半身价去拼的这部电影,如果不是赶上天时地利人和,跟当年好多经典电影一样票房惨淡,盗版满街飞,估计吴京这会儿绝对也不敢再提(战狼3)要怎么怎么样了。所以想要中国电影好,我们每个爱电影的人都需要有那么点责任多支持三观品德良好的演员或导演。
谈电影受众,就不得不回到经济层面来说,高受众就意味着有高票房,高回报,制作单位在经济上形成了一个良心循环,这样公司就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电影的制作上,投入多了电影的质量也就好起来了!反之,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票房惨淡的电影,严重的直接导致某些小公司倒闭或个人破产。这就是为什么文艺片的投入很少的原因,因为受众或者叫观影人群很少,回报很少!不过商业电影的成功这将会带动文艺片的复兴,因为大公司都有一定的比例和份额的文艺片要做,所以,这种关系是大河涨水小河满的原理。
观影人群对电影创作是有直接影响,但不是绝对的。好的观众,绝对催生好的电影,这是铁律。因为只要有需求,就一定有产出,这没有问题。但是反过来,好的电影不一定立刻产生好的观众,因为观众的改变需要时间。“好的电影”的评价体系,部分来自与观众,也部分来自于文艺作品自身的历史定位。很多电影,观众并没有当时看到价值,但是电影的价值还是可以被电影史自身的逻辑来确认。艺术既依托于观众,也可以脱离观众,绝对不是非黑即白的。
观影人群对生产电影的质量影响不容小觑。电影作为文化商品一旦推入市场,它就和别的商品一样接受受众的检测。直接的经济回报和口碑就是市场的温度计,在电影方面就表现为票房,票房好证明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认可,票房不好证明电影存在自身原因,这种原因是多元化的,也许是故事题材原因,也许是制作水准原因,当然有很多影片的制作水准和故事都不错,只是影片类型原因,我们都知道在国内文艺片的一直是比较小众化的。
现在的观影人群对电影质量有影响,而且是很大的影响。所谓观影人群,更简单、宽泛一点说,可以称之为“市场”。诚然,电影是一种技术、一门艺术,但从本质上来说,它更是一种“商品”,其商品属性,也就决定电影毫无疑问受到市场的影响。就商品而言,其首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电影自然不例外。市场需要什么,也就是说观影人群想看到什么,它就会竭尽全力提供什么。
不能说是有绝对联系,但关系还是有的,电影消费人群膨胀,又因为市场在生产消费中有决定性作用,电影制作者作为一个行业的生产者,当然要跟着市场走,消费者喜欢什么,他们就拍什么,毕竟所有的生产行为都是已盈利为目的,所以当观众品味下降,电影的质量也会下降,反之上升。所以综上所述,两者间是有关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