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得好“阎王判你三更死,不得留人到五更”,中国叫阎王,外国叫死神。这是一部和死神作对的影片,一帮学生准备坐飞机去法国旅游,一个男孩突然预感飞机要出事,于是死活不上飞机,害得他的一些同学和老师也没走成。正当大家抱怨他发神经耽误了行程,飞机真的失事了,机上的人无一幸免。这几个人虽然逃过了一劫,但死神并没有打算放过他们,男孩虽然每每在死神到来之前都有预感,但是还是不能挽救其他人,幸存的人中又有几个死于意外,即使到六个月后大家以为已经逃过这一劫,正在巴黎街头度假,意外又发生了。这个片子是个系列,这只是这个系列中的第一部,据说这个有预感的男孩最终也没能避免出意外,片子中每当要出事的时候,总是有美国乡村歌手约翰丹佛的《Rocky Mountain High》这首歌在放,而约翰丹佛恰恰是在一场飞机失事中丧生的,相信看完这部片子后再听到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时应该会有别样的感受。
死神其实过得也不容易。工作是经常出意外的,尤其是碰到比较强悍逆反心理比较强的当事人,不但难以按计划顺序保质保量完成工作,还有可能被他们逃掉。这一次一下逃掉了三个,正常情况下我们敬业的死神今日事今日毕,应该立刻追上去把他们解决掉,但疏忽是难免的,他忙得忘了,让这三小孩多耍了半年。半年之后死神的老板,别忘了死神上面是有BOSS的,宙斯安拉玉皇大帝之类的,来检查中期工作,查到了这个重大疏忽,于是龙颜大怒,令死神立刻千里追杀到法国巴黎去完成工作另扣半年薪水,真惨啊,猜了这么多,我的心里不禁描绘出了一位勤勤恳恳的慈祥老人形象,为了全人类的人口控制和可持续发展努力工作着。我这时想起这是一部惊悚电影,而我却这么不识趣,写的东西也偏离了我的初衷,其实上面都是废话,不及我看完电影时大声发出的惊叹:“这死神真闲得啊!”
老早就听说了这个系列的大名,一直不敢下手点开看。今天恰好有了空闲,鼓起勇气点开了,我是一个不爱看恐怖片的人…好吧,不是不爱看,是怕看,虽然我看SPN津津有味,乐在其中,但它也只是提高了一些我对恐怖片的接受度,不足以让我对恐怖片游刃有余,这部片子不同于我想象中的像日本恐怖片的那种,而是一种心理的压迫,和宿命论的恐惧。是的,我认为导演和编剧正是利用了大家都有一种莫名的宿命论的先天想法,从而在一步步试压中达到自己的效果。正如最后那个小帅哥,逃过了六个月,救了别人,但还是逃不过死神降临,看完之后想多看点这种宿命论的电影了。而且莫名想起了香港那个喜欢表达宿命论的杜琪峰导演,不过港真,这种电影真是拼心理素质的。
我回忆为什么会看这部电影,是因为同桌在看怕得要死所以拉着我也一起看,那是多么可怕的回忆,我现在想一想还是觉得很恐怖,一共好几部竟然最后连在了一起,我不禁要感叹:导演真是一个好手,整个剧情紧凑严密,各种死法都是那么令人惊叹,不可思议。这就像一个工艺品,稍微有一点差错都不会完成或有瑕疵,当然,精彩的还在后面,人类也不是傻子,当意识到死神之手已经悄悄的向他们展开,他们也都顽强抵抗,期待用自己的智慧来殊死拼搏,但是最后会发现死神就像一个逗弄小孩子的大人,玩弄人类于鼓掌之中,当你以为你已经逃过了死亡,新一轮死亡征程才刚刚开始,这部片子个人不建议小孩子去看。
《死神来了》是美国恐怖片的一个经典之作,电影的构思非常独特,不同于一般的美式恐怖——片中根本就没有出现死神,更没有美式恐怖惯用的暴力镜头,而是通 过紧张的音乐和不断出现的黑影、阴风和千奇百怪的死法给人以来自心底的恐惧。死亡模式这种设计,把生命的无常和无奈加诸于每一个人身上,观众很容易产生代 入感;而主角们自我救赎的失败也传达给观众以深刻的绝望,恐惧感油然而生。本片是一部小成本制作的电影,却在美国上映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是一部不可多得 的恐怖巨片。更值得一提的是,《死神来了》是出于华裔导演黄毅瑜之手,所以片中的亚洲恐怖风味十足,足以令人不寒而栗。
《死神来了》系列在当时成为风潮全赖无可匹敌的创意。在硬碰硬的暴力事件的传统后,死亡不再是精神病人或者受暴力者反暴力的工具,反而成为死神戏弄生存的一出无规则游戏,突破了以往所有恐怖惊悚片的类型和手法,没有怪物,没有恐怖杀手,没有鬼魂幽灵,一切都那么 地不可知,但却正迎合了“不可知的才最恐怖”的哲言,成功核心其实并不是角色瞬间死亡的新奇方式,而是在于死亡前比死亡本身还恐怖的慢性折磨过程。在导演刻意的暗示和悬念设置之下,角色进入一个观众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环境,他的每一个行动都有可能导致最终死亡,但观众却始终悬着心焦躁等待那一刻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