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题材来说,首推《卖拐》,抛开许多答主说的政治性,这个作品适用性非常广泛。这部作品中赵本山扮演的骗子用了一个常人看起来非常夸张的骗局,把范伟扮演的一个普通老实人忽悠成了残疾人,并卖出了自己打的拐。整个情节看起来非常荒谬,加上幽默的语言,笑果非常好。高秀敏扮演的良心未泯的忽悠帮凶,看不下去这个骗局好心提醒,却反受指责。尤其结局一反常规,没有选取主旋律的常规结局好人最终醒悟骗子受到惩罚,反而是拙劣的骗术取得成功,受害者感恩戴德,好人出于善意的提醒却受到指责。另外作品采用了赵本山的一贯风格,幽默就一笑到底,不像黄宏的作品总是中间插段煽情的段落,从头讽刺到尾,非常棒。
1996年,《三鞭子》,小品类二等奖。一位耿直的、年轻时候打过鬼子农民老大爷,在不了解身份的时候对县长出言不逊,挑明身份后的对话是:“刚才我的那些话……”“没关系。”“别没关系,你得往心里去啊!”小品是主旋律的,但这个老实有原则的大叔并没拍马屁,因此也不像那些刻意歌功颂德的语言类节目那样招人讨厌。
本山叔的小品真的好多经典,想单挑几句特别给力的都不容易,因为真的太多了。但是后期有几个剧本不是很给力,就差点儿意思了。特别喜欢,儿子刘百万那个,忘了名字了;还有三鞭子,拜年,公鸡下蛋这几个。即搞笑,内容又够深刻,表演到位。不光本山叔,其他角色也特别好。里面都是经典台词。
《不差钱》是部优秀作品。有人在文艺批评中因不喜欢某人的表演风格,就将整个作品的主题思想完全否定,连演员形象和角色形象都没能区分开。魏明伦在评论小品《不差钱》时说,“小沈阳性格不好,为了一百元钱就把老板出卖了”。这是把小沈阳演的角色等同于演员自身。
《牛大叔提干》,小品类二等奖。本山大叔这一次的讽刺尺度是很大的,小品的那句“别的没学会,学会扯蛋了”狠狠地给了腐败官僚一记耳光,这个小品放在2000年后任何一年里,都应该是毫无疑问的一等奖。
忽悠系列之一,小品类一等奖。讽刺的是谁大家都明白,再加上直播当天发生的事情,政治太正确,一等奖绝无可能旁落。不过由于当天为了抢回直播时间,小品进行的有些赶,所以呈现出来的《卖拐》并不是质量特别高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