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世人对中学生追星现象贬多于褒,对中学生的追星行为阻多于导,但谁也不能否认,追星还是有积极的一面:“星”成为中学生人生的奋斗目标和奋斗动力;“追星”过程使中学生获得了成功的“秘诀”及成材的方法。
生活中,她恨不得周遭所有人都知道她是李宇春的粉丝,推荐偶像的歌,偶像的电影也不遗余力。如果谁说她偶像的不足,她也会开启理论状态…所以我朋友的总结就是“脑残”。
追星现象很普遍,势力也很大,以致本来没多大心情追星的同学,为了不被看做“落伍”,不被视为“异端”,也自觉不自觉地入了流。
“追星”,在不少中学生看来,就是件时髦的事,至于有没有道理、有没有价值,何必管它那么多?只要有“星”可“追”就足够了。
追星就和日常生活的某一个具体的兴趣爱好一样。只要在合理范围内,开心自在的满足精神需求,这种爱好是不应该被歧视的。
为了借追星来摆脱孤独。中学生随着自我的萌芽,他们开始关注内部世界,有许多事情他们都不再挂在嘴边上,而是装在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