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无形杀》。因为是受了铜须门的启发,可能因此就被人们认为是炒作热点、兜售电影,打分并不高。前一段时间我在电影频道还是CHC看了,感觉很不错,在铜须门基础上的故事构建完整曲折、镜头设计极富地域特色、选角和演员表演到位,导演是懂得如何留有余味的。
《集结号》。从立意上,其核心观点“每一个牺牲都是永垂不朽的”,与以往集体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的主旋律电影不一样,从个人的角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从画面上,无论是战争场面,还是解放后的展现的一些风景,都十分非常漂亮。
《上车,走吧》其实并不能算是被低估,其本身就是一部小制作的国产电影,获得的好评可以说超过了影片制作团队的预估。但是当时所有人还是低估了黄渤,第一次看的时候我还是个小孩子…真的以为两个主演是农民工被导演挖掘过来本色演出的。
《25个孩子一个爹》,因为黄宏,因为主旋律,恐怕压分,但是真的很喜欢这种笑到断气又不觉得是被咯吱的感觉,我们的相声、小品已经久违的魅力所在,百姓的欢乐。
《中国最后一个太监》。香港影坛“文张武徐”的张之亮处女作,虽然有的细节很粗糙,但整部电影从精气神到演员表演都可圈可点,最后一个场景和我心中对“男子”、对“勇气”的定义不谋而合。这哪里是中国最后一个太监?分明是中国最后一个男人。
周润发的《孔子》,拍的挺有心的,没有乱七八糟的华丽背景,发哥演的很好,挺感人的,并不可刻意煽情,只是那段时间古装大片太多了,且华而不实,这片被埋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