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使主人公的命运发生逆转,对观演双方都能造成极大的情感冲突。冲突是一系列戏剧矛盾酝酿发展而导致不可避免的摊牌的结果。它逼使观众对于其喜欢或不喜欢的舞台人物倾注自己的强烈的情感,乃至于其呼吸共命运。
尖锐激烈。在戏剧中,一些平淡的矛盾往往被组织成有声有色,触目惊心的冲突,犹如一对山羊抵角,两只蟋蟀格斗,没有调和的余地。由于矛盾的双方都有足够的冲击力,冲突的最后爆发是格外强烈的。如"雷雨"中所有的人物都卷入了戏剧冲突,虽然未动刀枪,但人物之间的交锋却是惊心动魄的,最后矛盾达到一定程度终于总爆发。
这种环境,既指自然环境,也指社会环境。在"牡丹亭","惊梦"中,美好的自然景色,使杜丽娘惊喜万分,由此春情萌发,但这是封建礼教所制约的现实环境,是不能允许的,因此情与环境的不协调,构成了戏剧冲突"茶馆"则展示了维新运动失败后,北洋军阀混战之时和国民党统治时期这三个不同历史阶段中人与社会环境的冲突,通过常四爷被逮捕和康顺子被出卖,表现市民,农民与清末统治阶级的冲突。
戏剧要在既定的时间和空间里表现社会矛盾,必须巧妙地把事件和人物集中组织在一起,使戏剧冲突鲜明突出。如"雷雨"中30年来两代人的矛盾纠葛,集中在十七,八个小时内展开,剧中场景凝聚在周家客厅和鲁家两处,犹如两军对垒。周家客厅中的旧家具勾联起30年前鲁侍萍与周朴园的纠葛,"闹鬼"一事又关联着蘩漪与周萍的往事。鲁侍萍与周朴园的纠葛在前,鲁大海与周朴园的冲突在后,集中概括了这场冲突的复杂性和深刻性"茶馆",纵贯几十年,将六,七十个人物之间的冲突,六,七十个人物与的时代的冲突,全放在茶馆中进行,可谓高度集中。
戏剧情境戏剧情境是非常重要的戏剧技巧,根本所在市潜藏着矛盾冲突可能性的人物关系在突发事件或突如其来事件的外力作用下,平衡被打破,矛盾上升到表面,激化后导致冲突,是人物命运彻底改变。
这种内心冲突往往使人物陷于不易摆脱的境地。在"雷雨"中,四凤和周萍都是侍萍的亲生骨肉,要侍萍答应他们的结合,她是既难同意,又无法道出真情的。儿女的要求使她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在内心深处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中国古代戏曲常常以抒发内心冲突的片断作为一出戏的重点。如"西厢记","长亭送别"中,崔莺莺的大段抒情唱词,唱出了对往日相思的回忆和今日离别的愁苦,展示了她内心的矛盾:张生此去若不得官,他们就不能结合;若得官,又怕张生成为当权大户择婿的对象。这种愁苦之情反复激荡,充分表现了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爱情和封建家长追逐名利之间的冲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