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燕西本应该娶白秀珠。如果他跟白秀珠联姻,不仅不会害了冷清秋一生,于金家、金燕西自己也大有裨益。以白秀珠这种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的性子,白雄起要收拾金家,白秀珠一定拼命阻止,甚至倒戈;而白雄起也未必不会念及唯一的妹妹,白雄起对金家下手,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白秀珠为金燕西自杀的刺激。白雄起还是非常疼爱白秀珠的,不然白秀珠也不会如此骄纵任性妄为。即便是最终金家败落,那么金燕西跟着白秀珠出国留学或者跟着白雄起谋个差事,也是很容易的,也不至于流落成戏子,一无所有。而冷清秋,就会跟欧阳于坚一起,有属于自己的小确幸,有自己的职业,不必受金家倾覆之累了。他们这场婚姻,对两个人来说都是悲剧的起因。而金铨和金夫人,也太不注意婚姻对金氏的影响了,如果说金燕西光一个人还算了,他沾惹白秀珠在先,阖府都认白秀珠为七少奶奶,而后甩掉别人再娶,实在是让人颜面扫地,搁谁谁能忍?况白秀珠也不是普通人家的小姐,是白雄起的亲妹妹。更何况,冷清秋显然不适合做一个少奶奶,更不是金燕西的良配啊。金粉世家本就不是爱情小说,爱情也不是原著的主题。正如同红楼梦,其悲剧性也跟宝黛的爱情无关。
说说印象最深的剧情吧。冷清秋说:我们是不一样的人,就像我家的葡萄藤开不出百合花一样。后来,金燕西硬是在葡萄藤上“绑”满了百合花。后来,冷清秋感动了,哭了。后来,他们在一起了。梁静茹唱到:可是那然后呢?葡萄藤上开出的百合花,终有谢掉的一天。跟普通的百合花相比,也许它开的时候更骄傲,只是还是注定了不能再次开放的命运。就像燕西与清秋,爱的时候比任何人轰轰烈烈,离的时候比任何人更落寞孤寂。这应该不仅仅是时代的问题,好吧,我还是相信无论在哪个时代,这样注定“悲”的感情都在发生。而我们被吸引,也许是因为,我们只是葡萄藤爱着葡萄藤百合花恋着百合花,所以爱看葡萄藤缠绵百合花。
当年第一次看觉得舒畅演得八小姐貌美如花惊为天人好美,此外,孙宁演得大少奶奶当年也觉得非常美。这部剧告诉人们这个世界多么现实残酷无情。金燕西为了冷清秋付出的是整个家族的代价。金家的衰落和瞬间崩塌让金燕西和整个家族从天堂跌入地狱。这部剧当年宣传时就说是民国的红楼梦,世间一切都不是永恒的,没有谁会永远发达富贵。剧里光鲜靓丽富贵光彩照人的白秀珠为什么会输给出身贫寒书香门第的冷清秋,实在是两个人天差地别的品质涵养造成的。冷清秋不仅有白莲花般的外表,更有白莲的气质气息,高尚的情操心灵。白秀珠蛮横粗暴骄傲自私跋扈狡诈怎么可能得到金燕西和金燕西家人的喜爱。
当初看的时候觉得董洁是真美,对于其他的感情还不是太明白。就想让他俩不再错过好好过。成年后一直觉得结局挺遗憾的想两个人在一起。结婚后明白有些人明明很在乎彼此刻入骨血,但就因为时间亲人、磨合、不理解、自我而渐渐疏远伤害彼此。就像我看的很多小说,男主怎么伤害女主结局都是大团圆。现在我包括很多网友都觉得那么伤害不能原谅都选择男二。人的思维在变化,才知道当初冷清秋的理智和果断,也知道在那个时代她是多么先进的女性。也才知道不团圆或许是最好的结局,也才知道那部电视剧是多么现实。现在的是多么垃圾……
真的好怀念,今天忽然想起看这部剧,回过头来一算当年看还是8岁,现在已经19岁了。不得不说它经典,整部剧都有一种忧郁的哀伤基调,那时候小还不懂得,现在才明白大时代背景下的悲剧爱情,好像从一开始出场就好像奠定了金家落败,燕西和清秋分道扬镳的结局吧。富家公子哥与清贫女学生的浪漫爱情真是让人唏嘘。爱情还是很美好的,可一涉及到婚姻就世俗了好多,柴米油盐,责任之类的。说到最后也只能感叹一句金燕西爱的始终是自己罢了。
不夸张的说这部电视剧是我看过最感动的一部,记得当年看的时候好像是10多岁,那时候对爱情一直是这种向往,我感觉燕西是一只爱着清秋的,只不过到最后不知道这份爱怎么去表达了,张恨水写的很好的一部剧,齐大非偶式的爱情,现在如果再重新看一遍依旧会感触很深,喜欢那片向日葵海,那是留在回忆中最美好的画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