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盛创作词曲并重,词曲并重并非词曲俱佳。即使附加上音乐的魅力来加以评估,李宗盛的绝妙好词其实不多。全部算起来,只有《小镇医生的故事》、《你像个孩子似的》、《寂寞难耐》、《十七岁女生的温柔》、《凡人歌》,勉强可加上《和自己赛跑的人》、《给自己的歌》。有几首最优秀的李宗盛歌曲,如果不是佐以歌唱,其歌词是难以竟读的。它们笔法散漫,字句随意,欠缺章法。但是这9分的作曲,以美妙的词曲咬合,将这文字的力量增加十倍。编曲也特别成功,其最大的优点是贴切,与歌唱完全融为一体。
大概不会有人忽略李宗盛来自于诉说的旋律,但一定会有许多人,未曾发现李宗盛从讲话的语气、节奏和速度中所发掘的音乐力量,这是他与大部分民谣歌手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差异的原因。通常的民谣歌手,将节奏当作固定的、选择性的、毋须加以特别留意的要素,他们的节奏是沉睡的、模式化的。而李宗盛在“依字行腔”之外,对讲话的节奏、速度予以同等的重视,从而在语言中找到了变化万端的微妙节奏乃至旋律。这彻底摆脱了民谣创作的吉他套子魔咒,因而节奏与旋律生成出特别的生动
李宗盛歌曲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开场白》、《寂寞难耐》、《没有人知道》、《生命中的精灵》、《风柜来的人》、《十七岁女生的温柔》、《爱情少尉》、《那一夜我喝了酒》这种,比较简单,简短的两段式或三段式,说唱味儿浓。另一种是《领悟》、《希望》、《诱惑的街》、《为你我受冷风吹》、《我是真的爱你》、《你像个孩子似的》、《和自己赛跑的人》、《山丘》这种,歌比较大,曲调复杂,旋律大气,大开大阖;其中给女声唱的歌曲,抒情优美。
李宗盛的歌曲,都是“词曲咬合”的,用中国更传统的经典语汇说,是“依字行腔”。但他并不是通过传统“依字行腔”,而是通过民谣这一外来的形式达到的。从目前的事实看,李宗盛迄今为止,可能受到过汉语民歌和戏曲的自然熏染,却从未自觉地研究、吸取、借鉴民族音乐传统。他是完完全全用民谣形式,自发自觉追求“讲话的延伸”的艺术,走到了汉语民歌/曲艺大师所走到的近似的地方。
虽然简单,近似于说,却并不冷场。原因是,就歌曲本身而言,它们或者有非常优美的和声底子——这种旋律性的要素,通过伴唱伴奏表现出来,刚柔相济,丰富了歌曲的美感;它们或者有非常强力的节奏,通过李宗盛加重的、爆发性的唱,鼓动著热情,实现了动力。最重要的是,这类歌曲舍繁就简,直取人心,抓住了真感情、真情义。
在华语乐坛,李宗盛是公认的金牌制作人,捧红的歌手曾撑起了华语乐坛半边天。和林夕、罗大佑不同的是他没怎么读过书,歌词很少有华丽的辞藻,却总能在浅唱低吟中用最平白的文字直击心灵,道出我们想说却又说不出来的人生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