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接地气的。很多人维护自己的精致,用仙人气让人仰望。脱离生活本身。他倒是挺接地气。有一期高晓松说我没见过两个职业能相差多少多少倍.……这个多少多少倍小于二十。而李蛋说了实话,写书和做脱口秀差了一百倍不止的价格。
有时候唯才是论只会让大众更看不清真相。看不清真相还要随着庄子一般腾云驾雾而不脚踩实地,摔死也很正常。因为翅膀是人家的。。我喜欢李诞不是因为他脱口秀幽默,而是他相对于其他人说的实话更多。
我还记得以前喜欢圆桌派听马爷窦文涛蒋方舟等讲这个社会上流的轶事,后来发现,现象也仅仅是现象而已。他们也只是挑选现象来说而不说实话,有一期讲女性微整,蒋方舟就批判整容,可惜,镜头里她不自然的脑门出卖了她。虽然是北大才女,但,我不喜欢镜头前说谎的人。可以像康永哥高晓松一样选择不说,或者像蛋总插科打诨半真半假就说了。最不喜欢说谎表里不一的人。
李诞不喜欢长篇大论,虽然他总说话都被选手说尽了,可是其实,他仍然能抛出一些有深度的看法。李诞是个挺深刻的人,只有看到他的内心,才会喜欢他。他从不卖弄深沉,他把自己的大才华,藏在自己玩世不恭吊儿郎当的外表之下,其实,他活的通透。奇遇人生里,他跟阿雅说过一些让人敬佩的话,他说,他配不上自己的一夜暴红,他无福消受。李诞从没有将自己当作娱乐圈里的人,他甚至自己还随时随地准备着回到幕后。一件衣服在许多节目里出现过,我相信,李诞真实。奇葩说里,因为李诞,那些触及人性的深刻都变得没有那么痛苦,他分担了很多原先马东要做的事情,那种几乎不近人情的情绪操控和剥离,被李诞掌控的很柔和。看奇葩说,总有一种世界要崩了的错觉,可是看到李诞,就安心了,原来世界没啥事儿。
记得第七期辩题是高薪不喜欢和底薪喜欢的工作你选择哪个,高晓松说找出一个人做他不喜欢的事比做他喜欢的事多挣十倍的人来让他看看,康永哥说那个人就坐在你旁边,李诞喜欢写认真的文学作品的热爱程度超过他做脱口秀。突然让我看到李诞原来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他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没办法靠兴趣吃饭,但他蛮聪明,选择了他擅长的工作并做的还不错,同时又默默捍卫自己热爱的东西。他出了书,微博偶尔发发日常随笔发发人生感悟,如果以后他出了他所说的认真的文学作品,我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他选择了先强大自己再来捍卫自己内心的诗和远方。想想自己周围,忽然觉得好像很多人活的都没有这么聪明通透,做着不喜欢的工作,也放弃了自己热爱的事。
从吐槽大会知道了李诞,幽默睿智,再后来看到一大群人攻击他参加了奇葩说,专门去看了新一季度的奇葩说,专心看了四五期吧。完全确定有人在故意黑李诞,他依然是那个幽默睿智的李诞,不高调但每次说的话都很恰到好处,没有发现网上说的他那些问题,他作为一个导师合格且有做为,反而是我很不喜欢高晓松,总做出一位智者的模样在那里指点江山,有几个人能有那样的家世?有几个人有那样的际遇?绝大多数的人都是普通的平凡人,不是高官子弟,不是业界翘楚的后代,高晓松有底气,有才华,有阅历,但他的想法认知,真的是大部分人的想法认知吗?支持李诞。
在这个节目中,注意哦,加了状语,在这个节目中:论综艺感,李诞不逊于蔡康永和马东,粗略来看,李诞在导师中抛出的笑料是最多的,插科打诨往往能起到热场的作用。论学识,李诞不逊于高晓松。高晓松、薛兆丰两位谈论问题往往先从大处着眼,李诞其实也不是不能,只是不太习惯或那么乐于表现这些。后来李诞谈到昆德拉,谈到“每一个选择看起来都是在向前走”,不得不说,李诞是少有的集艺人身份和文化学识于一身的年轻人之一。智商情商双高,这样的李诞,在与其他几位前辈平坐之时,毫不怯场,那种从容是源于内心真正的自信。
此前PAPI来《奇葩说》那期,说起自己已婚,高晓松当场一脸真实的惊讶。其实看场上的气氛,是有点点小尴尬的,毕竟高晓松自己看起来,没打算打个圆场的样子。这时候,李诞立刻接了一句,没通知你吗?没事儿,也没告诉我。不要觉得这只是一个综艺抓梗的表现,无论台上台下,这都是用调侃化解尴尬的高情商。这还只是个小细节,要壹哥我说呀,李诞真正高情商的地方在于—他往往先把自己,摆到一个较为肤浅、毫无威胁的位置,随后,再通过表现,让人慢慢地发现:哇,这小子,原来那么有内涵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