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演员要真正走红,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并不是以工龄来衡量的。有不少童星,很小就登台表演或者走进银幕,可是这并不意味着长大之后他还能走红。看看常远和吴秀波等人,哪个不是等到风来了才真正有机会。童星出道的人,也不一定长大后就还有那种资本在演艺圈发展。最典型的是郝邵文,一步乌龙院的电影让他红遍两岸三地,可是长大之后却几乎淡出了演艺圈,甚至连起码的生活都成了问题。因此,并不是作为童星,长大后依然可以星途平坦。张子健四岁登台,然后做了很多年的演员,也演出很多作品,可是却没有火起来。这种现象在娱乐圈并不少见。很多演技很好的老戏骨因为没有合适的作品,合适的机会,至今依然沉寂。可见,一个演员要走红,除了自身的努力和坚持之外,还需要有合适的时机,好的作品,好的营销。只有一部作品大火了,才能带动演员走红。一部狄仁杰,一句元芳你怎么看,貌似张子健就走红了,其实,并非如此,如果没有张子健一直以来的坚持和努力,那是无法做到的。
张子健演技还是不错的,台词功底也不错,《神探狄仁杰系列》和《案发现场》第二部可以说是很出彩了,演小人物也很生动。无论是饰演古装剧还是近现代剧,张子健在荧屏中给人的印象都是富含正义感、以传奇英雄人物形象感人至深的实力派演员。他主演的电视剧被很多人冠以“神剧”称号,也许剧情太过于传奇色彩,以致有人把张子健比作“神剧之父”,但不管怎样,弘扬正义,锄奸除恶的英雄形象还是给人们留下十分美好的回忆。
前一段时间看鹰系列新的预告片,弹幕一片说他动作迟滞的,感觉很心酸。我从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喜欢他了。那个时候他是《甘十九妹》里的尹哥哥,是《神探狄仁杰》里的李元芳,是我梦想中顶天立地的英雄。我一直不太能接受他其他的角色,我知道他演小人物演得很好,我也知道他其实是在被死死框在了“英雄”的角色上,本来他可以更优秀,可以更好。但是我就是不能接受。小时候以为会喜欢他一辈子,长大才知道哪有什么一辈子。
早期古装侠客戏略微脸谱化,戏路稍窄,易被定型。《白眉大侠》里的王顺,儿时看不懂剧情,就认为是整部戏颜值最高的角色,甚至超过白云瑞。《甘十九妹》尹剑平和后来神剧系列李元芳无需赘述,已成经典。《冬至》里的戴葳,演陈道明小舅子的张子健刻画了一个小市民心态的“海归”小混混,可以说真的演活了,有种“脱离表演痕迹”的感觉。无奈近年戏路没有大的突破,脸谱化仍严重,给观众“审美疲劳”的感觉。
健哥早年演过很多不同的角色,甘十九妹的尹剑平,白眉大侠的王顺,让他成为内地第一代武侠小生;然后又出演了多部古装剧和现代剧,其中有不少反面角色,亦正亦邪;再然后就是大家都熟知的李元芳和燕双鹰了;子健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一直跟着同学钱雁秋拍戏,导致角色固化,粉丝也很痛心,一部部神剧透支着他的健康,这几年老了太多。
张子健演技其实很不错。他的台词功底好,要知道钱雁秋的剧基本上一说就是小半集。而且每次狄仁杰燕双鹰打嘴仗的时候最喜欢给演员来个长镜头,这是很考验演员功底的。他的戏路也很宽,早期演过吊儿郎当的大宋昏君,中间演了一堆无敌战神,还有就是体育老师里的赵岭,借枪里的安德森,上至昏君下至小老百姓演的都很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