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唱歌了就一个人去,我一般从12点唱到17点,有时候还感觉唱不够,从开始唱到结束一般不去厕所,什么饮料小吃都不点,就喝点白开水润润嗓子,然后一个人专心的唱歌,时而安静时而疯狂,我喜欢唱粤语歌,从怯生生发出第一个粤语歌词开始到现在我的粤语有了飞跃的进步,任何粤语歌都不需要纠结发音了,有时候跟别人一起唱他们会说我的粤语唱的很好(窃喜),所以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实在有太多好听的歌了啊,各种类型各种风格的,忍不住去学,忍不住去唱。感觉没有音乐我就活不下去。其实我也不排斥几个人一起唱歌,但是我只喜欢唱歌好听的人跟我一起,否则还是一个人去比较好,听跑掉的歌声真的很煎熬。
emm,很奇妙的体验。一个人在K歌房吼4个小时,尝试不同类型的歌曲,唱出平时不敢唱的高音,不害怕走调破音,确实很棒。不过过程中要控制好节奏,当然不能一直扯着嗓子喊,唱完一两首歌可以考虑休息2分钟,喝些水(啤酒也不错),换种风格,接着战斗。尽量把一首歌唱完,掌握情感,理解歌词的表达和旋律的变化,往往会不知不觉的唱完一首歌。不知不觉,就唱了1个小时。又不知不觉,唱了一下午或一晚上。经常感叹唱K时间是过的真快!可能这就是热爱的力量吧。倘若你真心爱音乐,唱4个小时就真不能算长。有些时候在录音棚录一首歌就需要花2天时间。
比起一个人孤独的写作,绘画,做手工等,一个人唱KTV已经算是奢侈的享受了,曾经有过这种打算,可是总担心被人嘲笑所以一直没有实行。很羡慕你们这种做法。其实一大帮人去唱歌已经脱离了唱歌的本意了,那更像是一种交际活动,就像喝酒打牌一样。只是为了聚会不显得过于单调而添加的各种元素而已,即使每人点一首歌轮流唱,三四个小时下来平均每人也唱不了几首,对于麦霸来说这实在是太不过瘾了。不必在意别人是否喜欢你的歌声或者你唱的歌,完全唱给自己听,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欢乐中,的确是一件非常痛快的,有效缓解压力的事情。
刚上大学,本来是很多人的,最后慢慢的每一个人因为这事那事都走了,最后只剩下我一个人了,那个时候才晚上八点多,最后可能是因为我舍不得那开KTV的钱吧,一个人就开始唱起来了。时间慢慢的在过去了,我发现一个人唱着歌喝着酒就慢慢的伤心起来了,最后是一个人唱歌到十二点多,喝了七箱啤酒,肚子装不下了就去卫生间吐掉接着再喝,很醉很醉,但是最后还是坚持回到了寝室,然后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室友说我回来的时候一直在哭,没有人敢理我,最后在我在地上睡着了后才把我弄上床...
一个人包场是件孤独的事情,同样,也是一件快乐值得回味的事情。那一年,那一天,在杭州,出门没有告诉任何人我去哪里,没必要说,他们也都很忙,无闲参与。一人,一张券,一个下午,一个包厢,一壶茶,从刘若英唱到泰勒,好听,难听,跑调,破音,唱到鬼哭狼嚎,唱到感动自己……终于,时间到点,挑上最口痒的那首作结束献礼,再一切安静,完美落幕。
我不止一次干了这事儿,(都是十二点以后进行)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去唱歌,心情好的时候也去唱歌。其他不要,就带一瓶水,把自己能吼吼上的都唱一遍,有多大嗓门使出多大力气喊出来,那是真爽。什么凤凰传奇啊,动力火车,迪克牛仔,流行的,伤感的,摇滚的哎妈呀太多了,一直唱啊唱,一个人不用担心唱岔气儿,因为岔气儿就自己知道,自己乐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