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们中国的很多观众不熟悉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而且我发现丹尼尔华盛顿的《迫降航班》和此片故事极为相似,可能大多数观众看过这部电影,因此不会选择题材雷同的《萨利机长》。对我来说没有吸引力,去看的很多都是航空爱好者。在男友强烈要求下陪看,虽然早就在空中浩劫刷过好几遍这事件了,他还是看得各种紧张,然而我全程毫无感觉。
萨利机长》与同期上映的《血战钢锯岭》,恰好都有一个美式英雄主义的主题,也都收获了超高的口碑。但两者在国内电影市场的表现大为不同,尽管《血战钢锯岭》1亿多元的内地累计票房也算不得佳绩。
跟我的闺蜜去看过这个电影,当时影院里看的人不多,稀稀拉拉的几个人,我觉得这部影片本身挺不错的,根据真实故事拍摄,看着很真实。但是这部影片没有太大的场面,剧情平淡,影片虽还原了历史,但是中间没有那种跌宕起伏的情节,自然不会吸引更多的人来看。虽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但中国观众并不了解这件事以及萨利机长人物生平,本部电影是一部美国主旋律电影,中国观众没热情很正常,从而导致票房惨淡。
萨利机长》在内地的表现差了太多太多。颇为尴尬的是,汤姆·汉克斯这位奥斯卡老牌影帝,继《但丁密码》之后,再一次在内地遇冷。
其实飞机正好是在纽约市的哈德逊河迫降,在美国最大城市当然救援及时了,再说美国自从911事件后,对救援机制的投入更大了。
从艺术上来看,伊斯特伍德执导的《萨利机长》是一部好电影。但从票房来考量,它是一部很不好的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