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武侠世界里,很多时候向读者灌输一个江湖的道义,这种道义在小说中,又以帮助朝庭反抗侵略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正是金庸小说的高明之处,也是值得称道的地方。反观吴宇森的港式枪战,也在宣传一种江湖道义,而吴氏的道义更多的时候是停留在兄弟间的情谊上,使他这种道义也就限制在了家,或小团体的范围内了。而金庸的道义很多时候,上升到了国家这个层面上,是一种借江湖武侠的形式,宣扬爱国这样一个主题,这跟我们民族和国家的主旋律一致,再加上跌宕起伏的情节,被大多数读者接受就不奇怪了!
邪不胜正,金庸的小说中总有这样一种模式,开始的时候邪恶势力嚣张跋扈,占尽便宜,占尽上风。百般做恶却屡屡奸计得成。多数人不识好赖人,好人倍受猜忌。好似没有天理一样。但随着剧情的发展,人们的心里越来越清楚,恶人的技倆越来越暴露。最后大多数人觉醒,正义战胜邪恶,跟现实社会的很多情形是相吻合的。
成大事者(主角)必然是吃尽了苦痛,受尽魔难,受尽委屈。一个个都要饿其体腹,劳其筋骨,磨其心智。而他们都会以不同方式来承受这一切,并将这些转化成动力。成就最后的成功。这在现实中同样有这些情形,更主要的是提示人们要能承受住生活的魔难,只要坚持,总有成功的一天。宣扬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武侠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也是美的形式。一般有美轮美奂的武功打斗描写和至情至性的爱情故事。武功的审美在乎武学的哲理,作者巧妙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融入武学哲理之中,在讲究如何取得胜利的同时,也体现了传统哲学的原理。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武功招式更能体现儒道佛三教合一。
金庸大师书中的主人公大都心地纯正,既使不纯其码也是正的。这样的人总是会有特别的福缘,有特殊的迹遇,好人必有好报,这些福缘往往使他们成为绝对高手,最后用他们纯正的品行和高超的技艺来伸张正义。这同样是社会上人们心中的期待。
侠的理想追求,其核心是“义”。它不仅包括道德与伦理,也包括自由与正义。侠的道义功能还表现在另一方面,既充分揭示江湖和朝廷冲突的同时,显示历史社会中现实生活里道义与非道义的斗争,从这里表现出侠的道义根源和道义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