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会读贾平凹的《月迹》,每次读都有一种浓浓的乡土气息,仿佛回到了儿时的故乡,让我有了一种对奶奶的还念!怀念那时候的中秋节,怀念晚上祭祀月亮,怀念小时候与小伙伴一起走家串户分食月饼的美好!现在,我们已经没有了这样的感触!怎么也找不回来了!人应该赶快的活着,为了自己,为了那段流逝的记忆!
时不时的会重新阅读《少有人走的路》,这是一本用传统心理学分析来解决人生中的冲突与难题的书,让我们不断的审视和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不要被生活和事物表面迷惑,才能真正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怎样去爱去生活。
纪伯伦《先知》:以一位先知的口吻谈论了诗人对人生、爱、婚姻、工作、死亡等等各方面的思考。 十年来唯一一本每年重温的诗集,迷失自我的时候读读这个,可以找回初心。
会时常看看胡适的那两篇给毕业生的文章:《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独立评论》这两本书告诉我,在你最悲观失望的时候,那正是你必须鼓起坚强的信心的时候。
《相约星期二》,每年都会翻出来看看,但每年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成长的过程会产生很多的迷惑,这本书从一定程度上为我解决了很多困惑。对善良、快乐或是信念。
《月亮与六便士》,金句迭出,看看一个怀才如未婚怀孕般艰难的天才是怎样心怀理想,保持初心的。几年下来看过四遍了,书签现在还在最近一遍看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