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朋友的带领下,本来不怎么听相声的的我开始听起了相声,听了一段时间后,觉得越听越有意思!台上两个相声演员你一言我一句的,说、学、逗、唱甚是惹人发笑,滑稽的很,这也使得我渐渐喜欢上了听相声。直到最近我才真正的感受到了相声这门语言艺术的魅力,它真的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用幽默风趣诙谐的语言,把生活的琐事,把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都融入到了相声的台词中,还把观众逗的是哈哈大笑,仿佛相声说的尽是生活之事,道的是皆为百姓日常。
当然是听包袱啊,要不还要听什么,我们是观众,不是要入行的学徒,相声的作用是让人笑,最开始相声就是为了让演员糊口的买卖,不管是撂地还是在园子听的人都是为了笑。我小时就听,那时我都分不清相声小品。然后莫名其妙不知道在哪接触过几段传统相声,再后来大概2004年左右,我开始买磁带。因为一盘磁带灌不了几段相声,我便开始了可着一盘磁带四段相声听一个学期的日子。
在环境不同情况下传统相声让新观众猛然接受是有不适应的,而且年代久远有些相声其实成为传统经典但是不符合新潮流,所以有些人说相声的尺寸和劲头,但是对于外行观众来说门槛太高了。你让爱听郭德纲的转天听马三立的绝对受不了。相声听是什么?对于观众来说就是爱听,这就够了。
看逗哏和捧哏俩人配合程度,如果是对口相声的话,首要看的必是俩人默契程度。如果二者演出自然流畅,互相为对方圆场,说话不打架,那么配合便是可以的。反之,两人若忘词或者说话不流畅,则说的便有欠缺之处。
作为一个手机里长年存满刘宝瑞段子的听众…听的是个冲突,故事背景,刘宝瑞的段子整体上是和陈佩斯是一个路子。都是那三十六种冲突中化来的: 斗法,黄半仙,珍珠翡翠白玉汤,解学士都是这样。
和听音乐差不多,有的人听音乐不在意是谁唱的,调子好听就喜欢,有的不在意曲调,觉得歌词好听就喜欢听,有的人就喜欢听这个人唱的,这个人唱什么他都喜欢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