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翼杀手》。我迄今看了三次,每一次观看,对它的好感都提升一大截,目前在我心目中它的地位,与它的在影史上的公认地位是平齐的。它节奏慢、打斗不炫酷,这是一种严肃的现实化的努力。阴沉、多雨的氛围,这是它眼中未来世界的样子。它显示了人的局限性,人类未必是进化链的顶端。我第一次看,记得是已经大学毕业工作了两年时间,不理解不喜欢它,而今过了大约七年,我从中理解了什么因而如此喜欢?最初不喜欢,无非是因为它节奏慢吞吞,反派不好好与正派打斗、却尽是弄些玄虚,科技不够炫酷,总而言之,与我超喜欢的《第五元素》基本上大相径庭(后来我知道《第五元素》是站在了《银翼杀手》的肩膀上)。看第二次,我能够明白这是一部制作认真的科幻片,但是属于过时的经典,现代人基本可以不用再搭理它。第三次,我被它深深折服。这得益于对《攻壳机动队》系列的完整了解、对赛博朋克等概念的一些思考,也得益于我的世界观逐渐向现实靠拢,我对现实世界的关注更多。
大话西游。第一次看很小,电影频道放的,当时不知道周星驰什么的,单纯觉得搞笑。第二次看,十几岁,只是想看周氏喜剧,最深的印象爱你一万年和only u再看的时候,大一的假期,在网上搜资源,抱着电脑哭的稀里哗啦,紫霞的爱情,白晶晶的爱情,她们每一个人的故事都感染到我。也许真的只有长大了才能看懂大话西游。“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踩着七色的云彩来娶我。我猜中了前头,可是我猜不着这结局”。
《东邪西毒》第一次是幼时在电影频道看的,完全不知道在讲什么,且觉得配乐相当诡异。其中有一幕哥哥饰演的欧阳锋去翻动一具尸体,给幼小的我留下深刻的阴影。第二次是在十九岁,年少无知,对王导的作品评头论足妄加断语。第三次是在二十二岁,失恋月余,再看此片,悲恸难耐,心有共鸣,奉为神作。后再看墨镜王的十作,部部圭臬,回味再次,历久弥新。
《这个杀手不太冷》非常久远的片,当时也看不全就没有耐性看了,后来很多年之后再看,很不一样。《阿甘正传》断断续续,很久以前没有一次是完整看完的。后来有一天闲时回顾经典,突然发现巨神作!《七宗罪》名气很大,但一直没有什么想法要看。后来看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如果自己是主人公的话。
《盗火线》,以前没看懂。重温看到了电影中流动的情绪、剧力、散发出来的美,现代与古典的交融,或者说现代题材蕴含的古典美,总之视野更开阔了,正如王小波读过《情人》之后醍醐灌顶一般。
《阿拉伯的劳伦斯》。 五六年前我并欣赏不了,觉得冗长缓慢沉闷,那种藏于其中的大内涵,当时体会不到,现在能体会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