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能把一个故事写的很精致。虽然现在大多数人对他的态度不是很好,但是不能否认,在我们的初中时代是有很多姑娘喜欢那种感觉的。沉迷于迫害幻想症,尤其是敏感的女生们往往会把自己代入“世界上的男生都爱我,其他女生都嫉妒我,我最好看”这种剧情。
我还是初中的时候经常读他的小说,都是青春伤痛类型的,也确确实实扎到了我的心里,我也为他故事里的人物不止一次地流下泪,为他们惋惜感伤。不过现在不喜欢了。
我喜欢他作品里的浮华和光影,让我有心生向往的感觉;我喜欢他作品里人际关系的(矫情)真挚,让我有温暖和满足的感觉;我还喜欢他作品里其他人所没有的一切东西,就算是无病呻吟也让我觉得很有道理的感觉。更重要的是,我会记得那个我和书中人物一样认为感情至上的年纪!
郭敬明的书给年轻人一种"饱满"的幻想,年轻,忧伤,有钱,通篇以这种姿态谈情说爱享受人间乐事,而忧伤也是令人"愉悦"的。生活中的郁郁不得志,对物质的渴望,希望尽情享受青春的诉求,又无能为力,只能在书中痛痛快快的发泄一场,装一逼,谈一次情。
以我的观点来说,郭敬明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小说中的悲剧情节。最令人讨厌的地方,就是频繁使用同一种套路去营造悲剧,造成读者的情感麻木。
郭通过文字给你描绘了一个你未来的生活,这个生活是你现在需要通过努力去达到的,比如大学,比如高中,比如辍学后的青春,比如社会,这些不飘渺的未来,你没经历过,你没看见过,你通过他的文字可以去幻想,可以去描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