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时,有个男生用手机做了个发射器,信号能覆盖两栋宿舍楼,用大学配发的耳机可以收听到,每天不定时广播。起初,他只是在广播里插科打诨,吐槽老师同学,后来他想做生意了,于是顺便就在广播里打广告,很快,整栋宿舍楼都知道他在宿舍里囤积了大量洗衣粉卫生纸手机卡,卖得比超市便宜,而且,离得近。广播不久就因为新鲜劲过了而停了,洗衣粉卫生纸的生意倒是做了两年,直到换宿舍,新宿舍楼住户少,市场萎缩,生意不好做了。不过那时候,他又有新目标了。
沈福彭先生(1908--1982),我国的著名医学教育学家、人体解剖学家。同时也是现青岛大学医学部的前身——山东大学医学院的创始人之一。他将自己的一生全然奉献给了医学教育事业。1980年10月,沈先生意识到自己时日不多,便立下遗愿,将自己的遗体捐献。他亲手写下了《我的解剖重点》,以指导学生解剖他的遗体。上面清楚地记载了他一生的病史和各器官的病变,还具体交待了解剖和制作标本的方法,写到眼疾处,还特别注明“角膜可用”。
大学的时候有一次考试,班里的学霸和一个学渣坐在同一排,隔着一条过道。学霸答完题没事干,发现对面学渣不会做,于是出于好心写了一张满是答案的小纸条,趁老师不注意递向学渣。结果那哥们以为学霸有不会做的题要问自己,不仅没接纸条,还一个劲地摇手说:我也不会,我也不会。最后两个人推三阻四惊动了老师,俩人以作弊处理,成绩也都作废了。有哥们问我后来怎么样了,还能怎样,俩是一个宿舍的,学渣请学霸吃了一顿饭,商量下学期怎么补考。
北大理科院系某师兄。物理和数学非常好。竞赛保送。推各种公式手到擒来。曾选过另一个理科院系某专业研究生课,考试时只带一支笔去了,结果考试时大家向老师求情说这门课公式太难记了,要求开卷,于是老师临时改成开卷。但是他只带了一支笔啊。于是他只好闭卷。最后满分。
2014年4月,来自南京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系大四学生罗湛拍摄的纪录片《谁还记得逍遥游》,先后在香港和北京获得第十一届全球华语大学生影像奖最佳纪录片奖和第十五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原创影片大赛最佳剪辑奖。
大一新生学弟对接待自己的学姐产生好感,几个月后在宿舍楼下表白,奈何学姐有男朋友,男朋友气不过就打起来,事后学姐过意不去,让男朋友请学弟吃个饭道个歉。最后男朋友跟学弟在一起?成为学院的一大热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