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那些没有方文山,周杰伦就会怎样怎样的说法,我想说,周杰伦之所以能成功,之所以当时能造成轰动,之所以能有今日的地位和影响力,依靠的第一制胜法宝是他无与伦比的旋律创造力。包括天马行空的音乐想象力、不落俗套极具个人风格的听感、对各类曲风的驾驭等。歌词对他来说,真的只是加分项而已。方文山的词固然加分很多,但就算没有文山,周杰伦惊艳的旋律还在,就算没有文山,周杰伦的音乐造诣不会受到丝毫影响。何况方文山以外的其他人也有很优秀的词作,周杰伦本人作词的《安静》《晴天》《半岛铁盒》《懦夫》《梯田》《听妈妈的话》《稻香》,徐若瑄《简单爱》《开不了口》《龙卷风》,弹头《枫》《搁浅》《退后》,刘畊宏《回到过去》,黄俊郎《以父之名》《将军》《夜的第七章》等等。有了方文山的周杰伦,如虎添翼。但没有翅膀的猛虎还是猛虎,你以为是病猫吗?
流行歌曲中曲比词重要是肯定的,但一首歌的“主题”,它是确实存在的。曲,词,都是为“主题”服务的。严肃音乐没有歌词,所以完全靠曲,但流行音乐需要歌词传达主题,思想,情感给听众。如果把《青花瓷》的歌词换成《不爱我就拉倒》的歌词,再优美的旋律,也被歌词破坏了意境,不能完全传达曲子的主题。关于格调,你得承认,周杰伦阿尔法时期还有些格调,杰威尔时期曲子还是好听的,音乐性还是屌的,但格调真的每况愈下。一方面方文山灵感减少,另一方面周杰伦自己策划专辑,完全放飞自我。《娘子》《印第安老斑鸠》《威廉古堡》《爱在西元前》《上海一九四三》《东风破》……你们杰迷吹出去最有台面的几首,不都是词曲俱佳?诚然,没有这些,周杰伦拿的出手的可能是《梯田》《稻香》《四面楚歌》《红模仿》……黄俊郎固然不错,但他的暗黑风,比方文山要更中二一点…
我觉得《不爱我就拉倒》并不能说明方文山对周杰伦至关重要,也不能说明周杰伦作词的水平低下。这首歌我个人觉得是由于周杰伦想迎合目前年轻人的口味而做的一首俏皮歌曲。显然结论这次对年轻人的口味把控的不好,对当下流行的一些网络歌曲的创作方式也没有成功地融合进自己个人的特色。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以前周杰伦的专辑第一首都是黄俊郎的作词,比如《夜的第七章》夜,比如《以父之名》都是非常经典的作品。而且杰伦也有过很多自己作词作曲的优秀作品比如《晴天》,比如《稻香》。所以并不能说明方文山之于周杰伦,独一无二,不可或缺。其实我个人觉得现在如果杰伦想要在00后里面继续保持影响力的话,古风或者说中国风是很好的选择,也是他擅长的。还有就是现在大火的嘻哈,也是杰伦的拿手好戏。所以结论就是,这一次周杰伦翻车和方文山关系不大。
方文山写词很棒,尤其是中国风的词,画风很美。但是也在杰伦谱曲下才能相得益彰,而且杰伦本人作词一点都不差的,梯田、听妈妈的话、安静、稻香、最长的电影等等都很棒的。相比方文山我更喜欢杰伦身边的另一位作词人。黄俊郎,轨迹、以父之名、前世情人、夜的第七章、等等,这些都很棒,比方文山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外人都很少能听得懂黄俊郎的词,也不知道黄是谁,所以总是第一眼看到方文山文艺优雅的词而已。好想知道黄俊郎脑子里装的是什么,以父之名的词曲真的是神作了,没有可以超越的。高晓松说,周杰伦的音乐创作里,慢歌负责传播的广度,快歌负责创作的高度。慢歌如果别人努努力还是能够着的,快歌完全学不了,因为他不是一个可以去模仿学习的流派,而是靠自己的天才去创造。
高晓松说过周杰伦和方文山1+1=6,李宗盛说过周杰伦和方文山是绝佳组合,表示担心方文山给别人写词,不如给周杰伦的词,事实证明他的担心没有错。作为杰迷,从小就是被杰伦作的好听曲子,以及方文山天马行空的歌词,优美的中国风,歌词中的画面感所吸引。方文山的特色在于描绘画面,营造氛围,叙述故事。他没有太多思想层面的思考,完全是一种不动声色地描述,不批判,不教导。后来《惊叹号》开始,实在受不了“靠靠靠靠靠靠靠靠”“哎呦哥哥嗨你好”等等,觉得周杰伦的歌越来越没有格调,越来越幼稚。别喷,我曾经也是鼓吹听歌请关注曲,词不重要的一员。
外行人听旋律,内行人听编曲,大师看概念(词曲专辑契合度)。所以曲编曲词对于一首歌同样重要,周方相互成就,64开,周对方成就更多一些。少了方文山,周杰伦凭借吊炸天的旋律还是会火,不过地位会大打折扣。周恰恰看重的是在乐坛里的地位,楼上那么多答案还说方文山不重要?诚然周身边写词的还有很多人,但是没有一个还能和方文山一样高质量批量输出。周方打天下的时候,方的每一首词都值得后辈作词人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