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他人看不穿。
少年时成熟叛逆 ,中年时童真乖巧。 不管他表面有多少标签 ,有多少非议 ,不管他自身有多少缺陷 ,他始终都是一个单纯、偏执的长不大的孩子。
他最初写歌是很走心的 每一句歌词都代表了心情 听到的时候总觉得——诶呦喂 歌还可以是这样的。 很前卫很有风格又又态度 关键自成一派;后来的风格就发生了转变 ,开始很接地气了 ,但是相比以前的曲高和寡, 这些所谓“口水歌”又有了新的意义 ,他们不再仅仅被拿来品味把玩 而是可以安慰每个人的心灵 ,当初的叛逆倔强变成了一切都要开心的样子 ,那些听起来似乎很俗气的曲调却有神奇的能力, 安抚着受伤的情绪 把最原始纯粹的快乐带给大家。 这种歌是可以救命的,而不在于多高级,哪怕是为一个老人或者孩子带来简单的快乐也就足够了。
大张伟小时候是唱童声的,他自己说得了个崇文第一,后来得了个北京第一,后来去俄罗斯比赛得了个全球二等奖。后来变声了,开始听摇滚了,于是租了个乐队自己玩儿。后来去酒吧演出就被看中了,就发了专辑《幸福的旁边》(海外版叫《放学啦》)。后来又发了一张《草莓声明》,这张虽然也是朋克,但是曲风丰富多了,旋律也趋向流朋了。这一阶段大张伟的朋克尚处于模仿阶段。他自己说就是公司给他听一堆朋克,然后让他写。他就直接按照他听到的模仿,反正朋克和县也简单,好模仿。04 年花儿跟另一家公司签约,直接就开始做流行歌了。那时候还不是洗脑,还是跟五月天差不多的流行。大张伟从这个时候开始,作曲开始变得非常非常通俗,但是非常非常悦耳。
他的人生,他的歌里只要唱欢乐就好。这是他的个人喜好。正是这层个人喜好,与如今的音乐市场格格不入,人们不需要,人们贬低,人们瞧不上这类没心没肺的欢乐音乐。而大张伟,一个非常忠于自我的人,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他的音乐风格,逆这世纪之潮,他努力到骨头咯嘣想,也没能掀起一点风浪,他视音乐为自己的天命,却生在了一个错误的天下,定了自己坎坷不平的命。他在音乐上的心血,很多在这个世纪蒙尘,很多被这个世界踩踏被贬低被嘲笑,他心比天高,却也躺平任嘲。
他有童话般的世界和诗人的语言,他能让悲伤的悄悄将伤感藏于笑后,让快乐的更加美好飞扬,有剔透的世界和哲人的语言,也会不时露出一点悲观的小世界的情绪,却又格外真实而穿透人心,我当真是万分遗憾但同时又很庆幸,没有在我的中学时代听到过这些歌。那些歌词写得实在太切身太精彩,字字句句掷地有声。我遗憾没能在中学时代找到这份共鸣,又庆幸我当时没有听到这些,否则我恐怕也不会这么理智地、安稳地一路把书念下来了。
我一开始看他《倍儿爽》的时候,还觉得这词也太 low 了。后来我听了几首花儿乐队的歌,发现那些洗脑歌他都有很认真的作词,而且词真的不错。说真的,认真给洗脑歌写词的人太少太少了。你看看知乎女神王麟的《我是歌手》,那是什么垃圾词啊。也就是因为这个,我开始粉他。他后期的《倍儿爽》现在看起来是电音歌曲,玩儿的是编曲和音效,理论上不需要歌词也行。
近些年来,大张伟常在综艺节目里出现,怎么说呢,感觉他还是挺真实,挺直率的,对于音乐还是保有自己的态度的,这个挺不容易的。有很多人讨厌他,其实之前我也有点,但是我看过有一期他的爱乐之城,感觉那里的他就挺真实的,能看出他对音乐最本真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