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乐坛兴起于六七十年代,是随着出现电视和盒式磁带录音机的年代才兴起的。香港乐坛第一代是许冠杰,罗文,徐小凤为代表的歌星。是香港音乐的兴起时期。第二代是林子祥,甄妮,谭咏麟,张国荣,陈百强为代表的歌星。是香港音乐的发展时期。第三代前期是以梅艳芳,陈慧娴,黄家驹为代表的歌星,(至于同时有名的还有王杰,但他在台湾成名,一直不算在香港歌星内,所以不列于。)后期是以四大天王,李克勤,草蜢,林忆莲,叶倩文,王菲为代表的歌星。第三代是香港音乐发展的鼎盛时期。第四代是许志安,谢霆锋为代表的歌星。香港音乐开始走向衰落。第五代是陈奕迅,Twins,陈冠希,容祖儿,谢安琪,为代表的歌星。香港乐坛经历了一次新世纪复苏的小繁荣。第六代是方大同为代表的歌星!香港音乐在华人乐坛里严重下落了!这里面有些龄差不多,但是根据他们的成名影响时间到分的。作为一名八十后,听港乐长大。港乐伴随美好的成长记忆,所以清楚!
当年余威。从小听港乐长大,现在的香港乐坛心痛又无奈。并不觉得港乐已死,依然有着很棒的歌手和很棒的创作,陈奕迅,容祖儿,谢安琪,王宛之,张敬轩,麦浚龙,hocc…乐队组合有c all star,supper moment,农夫…夕爷和Wyman的词依然非常戳心,还有林若宁,蓝奕邦…很多创作比大陆不知高出几倍。可惜市场太差,无人掏钱买唱片,传唱度低,现在连Eason和Joey两大巨头都很少出大碟了,每年有张ep就不错了,没有利润怎么有老板肯投资。所以现在也就只能吹吹地位了。
香港乐坛并不是吹出来的,是那些灵魂歌手唱出来的,他们用他们的才华一一展现出来,每一个歌手都有一段自己动人的故事,他们是在用心在唱歌,用心在演绎,有的是在最开心的时候唱歌,有的是在最伤心的时候唱歌,而他们都拿奖了,说明他们不是吹的,是用感情拿奖的,但是一旦他们有地位了,他们就迷茫了,就找不到方向,就会出现很多绯闻,有的被雪藏了,有的甚至得抑郁症,我觉得人生在最高峰的时候,你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那么你就会站的越来越高,相反,你不可一世,那么你就会跌入深渊,一蹶不振,所以说无论你现在的地位有多高,只要你不骄傲,你就可以顺风顺水,只要你不骄傲,别人会喜欢你一辈子,今天话说多了,希望小编不要介意!
香港乐坛地位确实高,虽然总是被人说翻唱,其实香港乐坛翻唱歌曲只有百分之十几,就被一些什么都不知道的人说成是靠日本歌坛,那时候有林夕,黄伟文这些极为优秀的作词人,还有李偲菘等优秀的作曲人,还有唱功很好的一些歌手,不过都是术业有专攻,没有集于一人罢了,就被很多人说成香港只会翻唱,不会创作。
有些人听了5%的日本翻唱歌曲而忽略了95%的原创歌曲,亦或是跟风黑,但凡对香港乐坛有一丁点了解也不会说出“香港歌手都是日本歌坛养起来的”这样的话,黄霑,顾嘉辉,金培达,陈辉阳,伍乐城,许翔威,Barry Chung,黎小田,C.Y. Kong,Eric Kwok,陈小霞,,,,优秀的作曲家香港不要太多
谭校长、杜丽莎、林子祥、李克勤、叶倩文、林忆莲,单就香港这些老一辈,六十多五十几都能保持很高水准,再对比我歌里摇滚界半壁江山结果成了集体大走音派对,要吹大陆音乐人才,不笑掉人大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