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毫无疑问是一部好片子,没有动作,没有特技,甚至没有美人,却依然能深深打动观众,并且历经十几年而魅力不减。它靠什么吸引我们?
有人说是因为它反映出了“人性之韧”。确实,用一把小榔头,近20年的时间,在人身控制极为严格的法西斯式监狱,挖出了一条逃生的小隧道(或许叫敲凿出了一条小隧道更合适,那个榔头实在太小了)。这难道不是体现了人的韧劲吗?
不过我觉得这个情节明显是戏剧化的,这只是导演在情节安排上的需要,这样的结尾只是为了反映安迪的“自我救赎”最终成功了,否则整个情节和主题难以为继。所以有人认为,《肖申克的救赎》反映的其实是“希望”对于人是多么宝贵。是的,片中直接讲到希望的地方就有很多。比如安迪在逃狱后给瑞德的信中所说的:“Remember, 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 或许这正是作品和导演想告诉我们的。“Fear can hold you prisoner, Hope can set you free。”这句话已成名言。
看《国王的演讲》,看时欣赏表演,看后大做功课。 它是典型的以小见大的作品,切入点非常冷门,却匠心独运。也许,就算口吃没有矫正好,乔治六世仍会是个好国王,但是他愿意付出一切努力克服自身的缺陷,更好地履行职责,这件事本身比任何演讲和口号都能打动征服人心。 表演的确令人激赏,而且银幕上高手如云,目不暇给。随便数数,就有霍格沃兹第二任邓校长Michael Gambon爷爷,演乔治五世;虫尾巴Timothy Spall,演邱吉尔;当年演过《记忆碎片》的Guy Pearce,演爱德华八世;黑珍珠船长Geoffrey Rush演的语言治疗师,强势得一塌糊涂;Helena恢复刚出道时的英伦玫瑰本色,精准地表现出伊丽莎白王后的聪明幽默和相濡以沫;Colin Firth演的乔治六世真是叫人心疼。童年不幸,生活在父兄的阴影,被保姆虐待,本来是左撇子,硬给扭成右的。一辈子口吃被家人耻笑,尊贵和自卑混杂,偏偏本质上是个坚忍尽责的好人。看Firth的演绎,强烈同情这枚被口吃缺陷禁锢住的高贵灵魂。 影片结束,电影院里响起了一片掌声。片子本身拍得淡定低调,是张扬的表演虏获了观众的心。
去年,《战狼2》风靡暑假档,疯狂席卷50多亿。
但你只要敢说它半点不好,就会遭到脑残粉的围攻,被问候家人,甚至上升到不爱国的层面。
凡事就怕有对比,《红海行动》的问世,使得《战狼2》相比之下显得相当可笑,就像幼儿园的小朋友玩过家家。
我们要感谢林超贤导演,是他证明了华语军事片可以达到怎样的高度,是他提高了我们的审美,也是他让我们明白《战狼2》的确不够好。
如果没有《红海行动》,还有很多人会坚信《战狼2》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军事片。
同时,也说明我们并不是非要黑华语片,毕竟面对《红海行动》这样的佳作,大部分豆友一致给出了好评,评分高达8.5,好于97%的动作片。
这个分数,《红海行动》实至名归。
《绝命时钟2:22》《24小时:末路重生》。两部电影分别运用了两种不同的运用时间的方式,“一分钟营救式”和“时间循环式”。《绝命时钟2:22》是前者: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24小时,你会怎么过?《24小时:末路重生》是后者:如果你的生命一直重复规律事件,你要怎么活?
“时”间在这两部电影中,不单单只是电影中环节的设定,而是成为了整个剧情的助推器。
《爱的执念》
美术,布景,服化方面没的说,虽然我没深究过这些布置符不符合当时,但是在现在来说,能让观众赏心悦目就行。片里的杨贵妃的美,不同于其他作品的美,美的舒适,美的怜爱,美的动心。
万万没想到是昊然迪迪的执念幻化出来的妖猫,而这只妖猫为了寻仇,手段极其残忍,画面也挺血腥。
人生看过最感人,目前最喜欢的一部电影《前任:再见前任3》,说虽然没有看过1.2但是3真的很有感触。这也是我为什么非要把影评在晚上赶出来的原因了,在最有感触的时候写的东西也是最真实的,过了那个点,或许很多东西都是有些飘渺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