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喜剧创作与喜剧表演同步发展,喜剧发展之势才会强烈。当喜剧创作和喜剧表演不相匹配时,就会阻碍喜剧发展,走向孤立发展的怪圈,难以产生协同效应。当今喜剧界,喜剧表演确定极大发展,远远领先于喜剧创作的发展程度。这就逐步形成喜剧作品依靠喜剧表演来支撑的情况,这是喜剧发展的最大阻碍。从大杂烩的喜剧,到徐峥的爱情呼叫转移系列、囧系列,再到开心麻花几部电影,这些作品更新了创作实践,却走入难续辉煌的境地。
通过观看各大卫视的节目,发现现在中国喜剧喜欢煽情,只要一煽情,就是“有意义”的喜剧。像陈佩斯朱时茂那时纯粹的小品已经很少了,现在喜剧的套路就是尴尬过时的笑点再加上占总时长三分之一的煽情。越来越多煽情是喜剧创作人和表演者遇到了瓶颈,没有新的包袱,只能琢磨怎么煽情。毕竟,“感人故事”随处都有,套一个进去即可,这也造成了泛喜剧化表演形式不断走入怪圈。
不知为何,现在中国喜剧喜欢煽情,只要一煽情,就是“有意义”的喜剧。像陈佩斯朱时茂那时纯粹的小品已经很少了,现在喜剧的套路就是尴尬过时的笑点再加上占总时长三分之一的煽情。个人认为欢乐喜剧人一季不如一季好看,第三季煽情的次数越来越多。中国很多喜剧人遇到了创作瓶颈,没有新的包袱,只能琢磨怎么煽情。毕竟,“感人故事”随处都有,套一个进去即可。
现在的有些喜剧更像是各种话剧和闹剧,观众看的不是云里雾里就是头疼脑涨。这些当然不能再算是喜剧了。而真正的喜剧应该是符合大众口味的,贴近生活的,并在生活中稍作艺术渲染,并付诸于幽默诙谐的各种喜剧元素与表达技巧,来平稳舒畅地传递笑点。
我个人感觉是这样的,现在中国的喜剧更像是闹剧,尤其是以某些二人转演员为主的喜剧,最近十年我真的没感觉有什么好的喜剧电影跟电视出现在市场里。像以前的甲方乙方,我觉得现在看我也能笑出来,那才叫喜剧。
我觉得是。喜剧的表演,从周星驰,到葛优,再到徐峥王宝强,还到宋小宝,这些人的演技绚烂了喜剧表演的天空。然而,当喜剧作品没有关照内心时,喜剧的教育、启迪、警示等作用就会大打折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