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郭啊,一句话:带相声起飞。作为80后的北方人,从小就喜欢各种曲艺节目,评书,相声,魔术杂技。曲苑杂谈看起来无比开心,可相声总是老面孔,老段子。直到大学毕业开始逐渐听到郭老师的相声,“诶,有新鲜的东西了。”当时觉得郭老师的相声都是新鲜的。现在明白段子是老的,包袱是新的。郭老师把相声带到了新的时代,各种款式拉住各种受众,带各种小花抓住人心,让相声走进千家万户。原来说南方没相声,现在也能在杭州,说专场了。而且郭老师从来不会自私的阻止听众录节目。因为他自信同一个段子不同的人,不一样的演法,总是新鲜的,靠的是自己演员的演技。别人学不去。今年去哈尔滨旅游的时候去了趟“红事会”,乐的不行了,我对象说我是演员花钱雇的一样。即使不火的演员,演起来都特别出色。可见郭德纲对演员的要求多高。我总跟周围的人说,郭德纲家里的花,真多啊。多到追不过来,多到名字记不清。各种款式,各种风格。总之,感谢郭德纲!给我带来了数不清的快乐,欠郭德纲的票钱太多了。还不起!所以以后走过的地方,只要有德云社就去支持一下,不论是哪个角儿演。因为我相信郭德纲的眼光,不好的不可能给。
台下的郭德纲,非常儒雅安静。他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穿上大背心,大裤衩,拿着蒲扇,端着大碗茶,沉浸在自己的书房里,看书听戏。郭德纲这个人其实很不喜爱交际,不喜欢应酬。但是并不代表郭德纲没有知己,相反,郭德纲的朋友也非常多,于谦是莫逆之交,孟非、吴京、潘长江、赵本山等等。我觉得郭德纲更像一个清高的书生,对名利这些看的很轻,他只是爱相声,爱戏曲。我另一个非常喜欢郭德纲的原因,就是郭德纲很疼爱自己的妻子王惠。当初王惠为了郭德纲的事业,放弃了自己的京韵大鼓,为了郭德纲卖了自己父亲送的汽车,卖了自己的首饰贴补家用。后来郭德纲成名了,所有的钱财都归王惠掌管,给老郭1万块钱,老郭能花上半年多。老郭从没钱到有钱,人成名膨胀了,没有发生变化,而是对妻子王惠更加疼爱了。我自己是非常喜欢郭德纲,也非常敬佩郭德纲。
郭德刚的相声水平很高,说学逗唱四门功课样样皆通,且脑子转的快;但水平绝不是最高的,在当下活着的相声演员里,其水平比少马命差很多,和扬议相仿。但其运作推广能力及产生的效果,从相声产生到今是最好的,前无古人!使他靠一人之力把衰败将死的相声达到了如今的辉煌,当然还不是顶锋,并走向国内,次次商演成功,任何相声人比不了。郭德纲在培养人才、捧红人才上确有一套,这些当红的弟子们绝大多数文化水平很低,有些资质也不高,但现红得不得了,不少己可独立出去商演并成功。郭德纲看到了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切入放大,使弟子们的表演各有特色,百花齐放,好!德云社的人才储备很厚,这也是其可护续发展的基础。正因如此,证明了尊师重道得成功,欺师灭祖落困境。再没有弟子想背判老郭的,且要紧靠这颗大树。
关于怎么评价郭德纲,我简单回答一下曾经我也不是很喜欢郭德纲,满嘴的荤段子,低俗段子,除了损人就是损人,没什么意思,但是最近我才发现,郭德纲不愧为法师。首先,在郭德纲走红之前,相声已经被那些所谓的艺术家(这里就不提名了,懂的都懂)弄得乌烟瘴气,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我们甚至都听不到了,比如太平歌词,老北京叫卖等等,这些都是郭德纲发觉整理出来的。其次,现在甚至有些自称为相声演员的人连贯口都不会说,具体是谁也就不说了,相声讲究的就是说学逗唱,贯口都不会您说什么呢?最后,我觉得大家都应该感谢郭德纲,去年德云社跨年时,看到台下一群年轻人跟着郭德纲挥舞着荧光棒唱北京小曲儿,太平歌词,真的是非常感动,这就是郭德纲做的,把传统文化彻底传播了下去,是一个合格的艺术家!
我很喜欢郭德纲和于谦的相声。正如于谦老师评价郭德纲一样,看到了郭德纲才看到了真正的传统相声。当面对徒弟退出,于谦老师直言不讳的回答记者:“只要郭德纲不走,谁走都没事”。这就是对郭德纲最高的评价。台上的郭德纲,激情四射,包袱不断。相声段子号称会600段,台上唱念做打无所不能,哪个方面都能拿的出手。有一次,郭德纲和鸭蛋比拼才艺,鸭蛋唱二人转,郭德纲也能用很好的口技和其比拼,可以看出郭德纲不仅仅是相声说的搞笑,二人转、河北梆子、京剧、豫剧都有一定的建树和水平。能红遍大江南北,并且火红二十年,我相信当今娱乐圈,也是第一人吧。
郭德纲这几年已经不怎么创作了,演出也很少了,去挣钱去了,但我觉得这样做并没有什么问题。大学那会儿,他的相声真是让人耳目一新,我基本上是告别音乐了,在所有需要插上耳机的时候,都是他的相声。然而那时的老郭,收入如何?恐怕比现在差之万里,如果说,即便把相声说到登峰造极,也无法达到一个综艺艺人或者歌手,或者演员的收入水平,我们有什么资格为了“我们心中的好相声”而指责老郭的淡出呢?即使现在,在许多人看来,老郭的演出就是拿名气换钱,那又如何,当年他说得好的时候,谁给过几百上千的票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