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事业重心的转移,使邵氏公司资金和人员方面都难以维持。
邵氏公司错误的海外投资,导致巨额投资无法回笼,损失也是惨重的。80年代初中期,邵氏投资了《地球浩劫》、《银翼杀手》等好莱坞影片,几乎都是赔钱赚吆喝的买卖,这对于已经是强弩之末的邵氏电影公司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所以,邵氏公司在85年宣布停产,看来还是一个明智之举。
这是由市场决定的,公司在电影这一方面投入巨大,收获却很小,只好放弃了。
就是邵逸夫在进入80年代之后,工作注意力逐渐转向了电视领域,电影制作就没有过去那么用心,香港无线电视台在80年代初期佳作不断,收视率节节攀升,也使得邵逸夫更加无暇东顾了。进入80年代,香港影坛真正进入了一个黄金的十年,那个10年是人才辈出的10年。许冠文时常坐上当年票房冠军宝座的位置,刚刚崛起的动作明星成龙影响范围越来越广,徐克和黄百鸣、麦嘉合办的新艺城异军突起,和邵氏、嘉禾三分天下,整个电影市场在当时不仅是良性竞争,而且还是群雄并起了。
邵氏电影公司在1960~1980年带是辉煌一时的香港电影大公司,公司当时的掌舵人就是邵逸夫。1985年之后,邵逸夫的精力主要投入到TVB电视台之上,邵氏电影宣布正式停产,即便邵氏电影在停产了的20多年之后,依然是人们观注的焦点。邵氏的影响是深远的,就好像是一个强盛一时的王朝,就算是分崩离析了,可是在历史上会留下这个王朝的记录,是不会被后人遗忘的。
要说邵氏为何黯然退出历史舞台,原因很明显,其一,就是邵氏公司的制片制度过于僵化,不能够适应新时代电影市场的要求,被淘汰是理所当然的。不过也正是因为邵氏有自己的一套规章制度,才能够使邵氏公司这个庞然大物正常运行几十年,所以邵氏公司在后期即使是看出这套用人方法不对,也很难再更改过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