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碟中谍》系列的成功,阿汤哥的功劳是最大的。不仅因为他是主演,更因为该系列从发起、组建剧组到定调,都是他主导的。他最开始找派拉蒙聊将剧版拍成电影时,“会议室里的人们眼睛充满迷茫,因为那时电影界还没流行这种改编方式。”但阿汤哥搞定了这个拍摄计划,而且他还做了更大胆的决定——找好莱坞怪才布莱恩·德·帕尔马担任导演。这证明阿汤哥不仅想拍一部爆米花大片,而是有质感的大片。帕尔马回忆说,当时阿汤哥给《碟中谍》的定调是“要让观众看的时候惊喜惊喜再惊喜”。
碟中谍》系列的第一部诞生于1996年,距今已经过去22年了。根据1968-1973年在美国CBS电视台播出的同名电视剧改编。电影由布莱恩·德·帕尔玛执导,汤姆.克鲁斯领衔主演。当年的阿汤哥刚刚34岁,已经获得过金球奖最佳剧情片男主角奖和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提名,事业如日中天。也是从这部作品开始,汤姆克鲁斯开始了从导演向制片人的转型,从此不再仅仅被称为“性感偶像”。
从1996年到2018年,22年时间,[碟中谍]系列也成为了一个品牌。 但这个品牌,却逐渐从电影,转换到了阿汤哥本身,首部[碟中谍],核心明显在“谍”,无论是系列招牌的“变脸术”“威亚空降”还是口香糖炸弹到各种新奇的小道具,首部作品无论是布拉格冷峻的气氛,还是严谨的团队行动,[碟中谍1]在商业元素的外衣下,包裹了一个冷战后期的欧洲战场。
《碟中谍》系列很少见花哨的特工装备,上天的汽车、拍照的手表、当枪使的雨伞,统统都不存在。不靠特效,不靠绿幕,纯粹是机位的调度和阿汤哥亲自上阵的实拍。实拍的高难度动作场面,是从第一部开始就定下的基调,它带给观众的是“真实的刺激”。每一项都有自杀式的极限动作,阿汤哥全部无替身实拍。
作为冒险动作电影,《碟中谍》系列始终围绕“不可能的任务情报署(IMF)”展开。到了2000年,《碟中谍》重启,推出第二部,制片人同样是汤姆克鲁斯,而导演则换成了吴宇森,该片最终称为当时全球电影年度票房冠军,能够在好莱坞拍摄如此有分量的作品,掌握话语权,除了吴宇森,华人中几乎无出其右。
碟中谍系列就是阿汤哥不断试错和调整,最终回归第一部基调的一个系列,当然,20多年过去了,这个系列也越来越注重惊现刺激特技的拍摄(非碟中谍1所追求的主要),这也算是阿汤哥自己所做的选择吧,随着这个系列继续拍下去,阿汤哥真的要骑虎难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