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么多答案,好失望,都像学校里回答问题,终于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嚷嚷不懂。子弹是非常精彩的电影,“听一个人说话,不要听他说了什么,要听他没说什么。”如果没有这种思维,还是去看小时代吧。里面隐喻的东西太多,譬如真正的权利,靠的是“枪杆子”,枪杆子代表的是那些让人畏惧的东西,武力,智力,权利,知识等等。再譬如愚者逆势而上,智者顺势而为,王者造势取胜。姜文最后的胜利是造势取胜。然而,世间万事离不开付出代价,王者都是趟着血开路,却没多少人懂得王者到底为什么追求那些对于愚者和智者都无意义的东西,可是没有王者开路,哪有后人享福,这世界从来都是英雄流血又流泪,所有的王者,都只能是孤独的,因为顶点,从来都只能是一个人占领。子弹还涉及到很多政治上的事,如何利用规则为自己做事,既严格使用规则,实际上又是在为自己谋私。别说看不懂了,你可以说讨厌这种表达方式,可以说不喜欢这种风格,看不懂挂嘴上,实在是显得你太平凡。其实平凡也没什么不好。
文明也好,文化也好,国家也好,民族也好,都是要延续,要传承,要发扬。但是呢导演也好,演员也好,戏好不好还是那个些观众,急也不行,叫也不行,观众还是那个些观众,最后只能让子弹飞一会吧了,吧了,罢了,罢了。
就像京戏一样,你唱的好,花旦也好,小生也吧,水准有了你就是角,有了角,就看见了名角,就有了大红大绿的角。然后就不仅仅角了。可是角也要有基本的观众群体,都没有人能听的懂了,也就没有人听了,都不知道唱到哪里该叫好了,戏虽然还是那个戏,久而久之也就落伍了,打不起来戏台了。让别人把戏台给占了,把戏给演了,把戏给看了。
被压迫者成功后会成为新的压迫者,其中对这一点保持清醒并着力改变的人的人是痛苦的,因为战友取代了敌人的位置,更荒谬的是自己是老大所以必须成为背锅侠。恶,不是具体的人,是抽象的意识,具体的状态,也就是说,可以是所有人。与恶为敌,有时候是夸父逐日,愚公移山,唐吉诃德大战风车。但是总有这样的人,让我们能够逐渐认识到一些事情。时间在继续,子弹再飞一会,谁知道呢?
如果大家心中的黄(皇)四郎死了,现实中的那个基本上也就死了。。。何为权力,其实就是大家心中的恐惧,膜拜,盲从,奴性,大众的互相猜忌造就的,抛开这些,其实这样的权利什么都不是,所以替身死了,本身也就死了。。。真正的权利,应该是造福,解救,由能力和威信,信赖构成的,而不是恐惧和压迫。。。恐惧代表的,只能是邪恶。
传达的是要站着把钱赚了,姜文做到了。讲太阳照常升起你们不懂,票房惨淡,我换个通俗的方法讲给你们,我姜文有多厉害你们看不到我有什么动作,别着急,让子弹在飞一会,走着瞧。大概就是这意思
我觉得是表达了某些精英分子对社会责任或社会发展的思考。承认某些精英分子所感受到的失落和焦虑。将这些人战斗描述的很精心动魄,很绚丽,很浪漫。随之鼓舞他们继续战斗不要放弃。





